
【电】 pulse code
impulse; pulse
【计】 pulse
【化】 pulse
【医】 pulse
code
【经】 cable code; code
脉冲电码(Pulse Code)是电子工程与通信领域的核心术语,指通过离散脉冲信号序列承载特定信息的编码形式。其英文对应词为"Pulse Code",常见于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例如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
从技术构成分析,脉冲电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主要应用场景涵盖卫星通信系统、心电监护设备(参照《生物医学工程手册》第3版)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在5G NR标准(3GPP 38系列规范)中,脉冲电码技术支撑着毫米波段的信道编码机制。
该术语的标准化定义可追溯至1948年香农提出的信息论,经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修订后收录于《电子学术语标准汇编》(ANSI/IEEE 100-2024)。现代演进方向包括量子脉冲编码(参见《自然·光子学》2023年综述)和神经形态脉冲编码(仿脑计算架构)。
脉冲电码是一种通过电流脉冲的不同形态组合来传递信息的编码系统,其核心是通过电流的“有/无”“持续时间”“方向变化”等特性形成特定信号组合。具体解释如下:
基础原理
脉冲电码利用电流的瞬间变化(即“脉冲”)作为基本单元。例如:
汉字电报中的应用
在中文电报中,每个汉字通常用四位数字组成的电码表示(如提到的“3742”或“XEQSJ”),这些数字通过脉冲信号传输。
脉冲的物理特性
“脉冲”指电流的短暂通断或极性变化,例如正脉冲、负脉冲或无电流间隔。这些物理状态差异被标准化为不同符号,最终形成可识别的通信代码(综合、2、3定义)。
总结来看,“脉冲电码”既包含技术层面的电流信号设计,也涉及实际应用中的字符映射规则,是电报通信中信息转换的核心机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