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fepramine
【化】 chlorobenzene
【医】 chlorobenzene; chlorobenzol
氯苯咪嗪(Chlorbenzimazole)是一种化学合成药物,其英文名由"chlor-"(氯)、"benz-"(苯基)和"mizole"(咪唑类化合物后缀)三部分构成,属于苯并咪唑类衍生物。该化合物在《中国药典》中被描述为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从药理学角度分析,其分子结构式为: $$ C{16}H{13}ClN_2 $$ 该结构包含苯环与咪唑环的共轭体系,氯原子的取代增强了化合物的脂溶性和组织渗透性。根据《Martindale药典》记载,该药物对皮肤癣菌、念珠菌等致病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体癣、手足癣等浅表真菌感染的治疗。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PubChem数据库显示,该化合物CAS号为23593-75-1,熔点为147-149℃,建议储存条件为避光、干燥环境。在毒理学研究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安全评估报告指出其局部使用耐受性良好,全身吸收率低于0.5%。
需注意,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修订的药品说明书,该药物禁用于眼部及黏膜组织,妊娠期妇女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配伍禁忌方面,与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可能降低抗真菌疗效。
氯苯咪嗪(Lofepramine)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氯苯咪嗪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类似阿米替林,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相较于其他三环类药物,其镇静作用和抗毒蕈碱作用(如口干、便秘等)较弱,因此部分患者耐受性可能更好。
主要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需减少镇静和抗胆碱能副作用的患者(但具体适应症需以临床指南为准)。
常见剂量为每日70mg,具体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
注意:以上信息基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实际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由于相关网页权威性较低,建议通过专业医学平台或医生进一步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