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hlor-trimeton; chlorpheniramine; chlorprophenpyridamine
氯非尼腊明(Chlorpheniramine)是一种第一代烷基胺类抗组胺药物,中文名称亦译作“氯苯那敏”。该药物通过竞争性拮抗H1受体,抑制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症状。其英文名称为Chlorphenamine Maleate,化学式为C₁₆H₁₉ClN₂O₄,分子量为390.84 g/mol。
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氯非尼腊明口服后30分钟起效,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2-3小时,半衰期12-15小时。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4mg,每日3次,24小时内不超过24mg。英国国家处方集(BNF)指出,该药物可能引发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驾驶或操作机械前需谨慎使用。
美国FDA药物数据库显示,氯非尼腊明自1949年获批上市,现收录于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属于OTC类药物。需注意与中枢神经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强镇静作用。
氯非尼腊明(Chlorpheniramine)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其名称和相关信息可结合搜索结果及医学背景知识解释如下:
化学名称与翻译
该药物英文名为chlorpheniramine(),中文音译“氯非尼腊明”。其别名包括 chlor-trimeton 和 chlorprophenpyridamine,均为医学领域常用名称。
药理分类与作用
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可能引起嗜睡等中枢抑制作用。
常见剂型与盐形式
在药物制剂中,常以顺丁烯二酸氯非尼腊明酏剂(马来酸盐形式)存在,这种盐形式可提升药物稳定性和溶解度()。酏剂(elixir)指含甜味剂的液体口服剂型。
注意事项
作为第一代抗组胺药,需注意其镇静副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设备。具体用法需遵医嘱,避免与其他中枢抑制药物联用。
如需更详细的药理机制或临床数据,建议参考权威医学数据库或药品说明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