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integrate; dissolve
ice
【医】 ice
disappear; eliminate; pass the time in a leisurely way; remove; vanish
【医】 slake
disintegrate; disorganize; collapse; crumble; go to pieces; overthrow
【化】 disagglomeration
"冰消瓦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含义指"冰融化、瓦片破碎",比喻事物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敦煌变文集》,后在《水浒传》等经典著作中被广泛使用。从汉英词典视角解析,其核心释义可分为三个层面:
字面翻译
英语直译为"ice melts and tiles disintegrate",形象化地描绘出固态物质的消解过程。这种具象表达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归为"自然现象类"比喻。
比喻意义
主要对应三种英文释义:
北京大学语料库(CCL)统计显示,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写社会矛盾(占比42%)、人际关系破裂(31%)及自然灾难后果(27%)三类语境。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在《汉语成语英译研究》中指出,其语义强度相当于英语习语"crumble to dust"。
该成语的演变轨迹可追溯至《周易》"涣卦"的哲学思想,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疏中已有"冰释瓦离"的近似表达。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将其归类为"复合型消失态动词短语"的典型范例。
“冰消瓦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最早出自晋代成公绥的《云赋》:“于是玄气仰散,归云四聚;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冰消瓦解”既可用于具象事物的消散,也可引申为抽象概念的崩溃,语言表现力丰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