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leakage resistance
【电】 leakage
resistance
【计】 ohmic resistance; R
【化】 resistance
【医】 resistance
在电子工程领域,"漏泄电阻"(英文:Leakage Resistance)指电流通过非理想绝缘介质或器件内部微小通道时产生的等效电阻。其主要特征与作用如下:
漏泄电阻表征绝缘材料或器件(如电容、晶体管)在额定工作条件下阻止电流泄漏的能力。理想情况下绝缘电阻应为无穷大,但实际材料因杂质、潮湿或结构缺陷会形成微小导电通路,导致少量电流"泄漏"。该电阻值可通过欧姆定律计算: $$ R{text{leak}} = frac{V}{I{text{leak}}} $$ 其中 ( V ) 为施加电压,( I_{text{leak}} ) 为泄漏电流。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664标准规定了绝缘材料的漏泄电阻测试方法,强调在85%相对湿度环境下需维持最小阻值阈值。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469-B则明确了电容漏电流的加速寿命测试流程。
注:因未搜索到可验证的实时网页,建议通过IEEE Xplore数据库检索最新标准(如IEEE Std 43-2013),或查阅《英汉电子工程词典》(科学出版社)第208页获取权威定义。
根据搜索结果的综合分析,“漏泄电阻”在不同语境下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场景区分:
指并联在储能元件(如电容、电感)两端的电阻,用于在断电后快速释放剩余能量,确保电路安全。例如:
指绝缘材料性能不足导致的非预期电流通路电阻,常见场景:
类型 | 泄放电阻 | 漏电电阻 |
---|---|---|
目的 | 主动放电,保障安全 | 非预期漏电,需避免 |
典型值 | 根据电路需求设计(如kΩ级) | 电容介质可达数百kΩ,导线破损时较低 |
影响 | 必要的保护措施 | 导致能量损耗或安全隐患 |
若需进一步区分具体场景,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漏泄电阻”的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