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marginal utility theory of interest
accrual; interest
【计】 interests
【经】 interest; interest on money; takings
bound; boundary; limit
【经】 utility theory
利息的边际效用理论(Marginal Utility Theory of Interest)是经济学中解释利率决定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利率由资本供给方(储蓄者)对利息收入的边际效用与资本需求方(投资者)对资本使用的边际效用共同决定。该理论融合了时间偏好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强调利息是对延迟消费的补偿。
利息的本质(Nature of Interest)
利息是储蓄者牺牲当前消费(sacrifice current consumption)所获得的报酬。储蓄者因延迟消费而产生“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利息即对这种等待的补偿。
汉英对照: 延迟消费 → Deferred Consumption;时间偏好 → Time Preference。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随着储蓄量增加,储蓄者每增加一单位储蓄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例如,第一个1万元储蓄的效用高于第十个1万元)。因此,需更高利率才能激励额外储蓄。
汉英对照: 边际效用递减 →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激励储蓄 → Incentivize Saving。
资本需求方的边际效用(Investor's Perspective)
投资者对资本的边际效用取决于其预期收益率。随着投资规模扩大,新增投资的边际回报率下降,投资者仅愿为高回报项目支付高利息。
汉英对照: 预期收益率 → Expected Rate of Return;边际回报率 → Marginal Return Rate。
利率的均衡点由两条曲线决定:
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均衡利率(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反映了储蓄者与投资者对资本边际效用的权衡 。
Irving Fisher, The Theory of Interest (1930),首次系统整合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理论,奠定边际效用分析基础。
来源: Fisher, I. (1930). The Theory of Interest. Macmillan.
N.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第8版),第27章“储蓄、投资与金融体系”详述利率的边际效用决定机制。
来源: Mankiw, N.G. (2017).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engage Learning.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中“Interest Rates”条目明确将边际效用理论列为利率决定的微观基础之一。
来源: Durlauf, S.N., & Blume, L.E. (Eds.). (2008).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Palgrave Macmillan.
该理论解释了利率如何调节跨期资源配置:
政策制定者可通过调节市场利率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
注:本文内容综合经济学经典理论与权威教材,引用来源均为学界公认著作,符合(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原则。术语汉英对照旨在强化汉英词典视角,便于跨语言学术研究。
利息的边际效用理论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提出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将边际效用理论与时间偏好结合,解释利息的本质和来源。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解析:
该理论属于边际效用学派的重要分支,认为利息源于人们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价差异。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中提出: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评价高于同种未来物品,这种价值时差需要通过利息补偿。
时间偏好与边际效用递减
人们倾向于高估当前需求,认为现在消费的边际效用更高(例如急需用钱时,1元现在的效用远大于未来的1元)。随着时间推移,未来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导致主观价值差异。
利息的形成机制
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价值差额通过利息体现。例如:
技术层面的解释
庞巴维克提出“迂回生产理论”:使用现在资源进行长期生产(如建造机器)能提高效率,这种技术优越性进一步强化了现在物品的价值,使利息成为对时间等待的补偿。
假设现在物品的效用为$U_0$,未来物品的效用为$U_t$,时间差为$t$,则利息率$r$可表示为: $$ r = frac{U_0 - U_t}{U_t} times frac{1}{t} $$
该理论为利率决定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影响了现代资本理论和投资决策分析,尤其在跨期选择模型中仍有重要应用。
进一步阅读建议:可参考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或新古典经济学的跨期选择模型,了解理论的发展与延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