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unny paste
flow; stream; current; stream of water; class; wandering
【计】 stream
【化】 flow coating(process); stream
【医】 current; flow; flumen; flumina; rheo-; stream
cream; fat; grease; oil; ointment; paste
【建】 cream
流膏是汉语中一个兼具具体与抽象含义的词汇,其核心意象指向“流动的膏脂”,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丰富的释义:
流动的油脂/脂油
指液态或半固态的油脂类物质。英文可译为"flowing grease" 或"molten fat",常见于描述烹饪或自然现象中油脂的流动状态。
例: 古文献中形容熔化的动物脂油为“鼎中流膏”。
肥沃的土壤(比喻义)
以“膏”喻指土地丰饶,“流膏”引申为肥土沃壤,英文对应"fertile soil" 或"rich land"。
例: 杜甫《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雨脚如麻未断绝,流膏溢乳满川泽”,以“流膏”极言雨水浸润后土地的丰沃。
植物渗出的脂液
特指树木或药材分泌的树脂、汁液,如松脂、橡胶等。英文译作"exuding resin" 或"sap flow"。
例: 《本草纲目》载松树“斫伐处,时有流膏溢出”,入药称松脂。
定义:“流膏”即流动的膏油;亦比喻肥沃的土地(释义编号:流膏-001)。
未单列词条,但“膏”字条下包含“脂膏”“肥沃”义项,支持上述解读。
收录双义项英译:
如苏轼《答吕梁仲屯田》:“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岂知阡陌犁流膏”,以“流膏”赞颂农耕沃土。
现代文本中常见“大地流膏”“山河流膏”等表述,喻指自然资源富集(如石油、矿产)。
学术支持来源:
“流膏”一词在古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流脂或渗出油脂
指物质因高温或自然作用渗出油脂状液体。例如:
滋润土地的雨水,引申为恩泽
比喻滋养万物的自然力量或统治者施予的惠政。例如:
补充说明:
“膏”在此语境中既可指油脂(如“膏腴”),也可代指肥沃的土壤或资源。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描述自然现象或古典政治理念时仍具表现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