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parallel transfer
在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并行传送"(Parallel Transmission)指同时通过多条独立信道传输数据位的通信方式。其核心特征与详细解释如下:
高速性
在相同时钟频率下,并行传输的理论带宽是串行传输的$n$倍($n$为信道数)。例如32位并行总线的数据传输率:
$$ text{带宽} = text{时钟频率} times text{位宽} $$
同步挑战
信号在并行线路中可能因长度差异产生时序偏移(Skew),导致接收端采样错误。这是长距离传输中被串行方案取代的主因。
硬件复杂度
需独立电路处理每条信道,增加接口尺寸与功耗(如传统IDE硬盘接口含40针脚)。
特性 | 并行传送 | 串行传送 |
---|---|---|
数据位传输方式 | 多线路同步传输 | 单线路顺序传输 |
适用距离 | 短距离(< 1米) | 长距离(米至千米级) |
抗干扰能力 | 易受时序偏移影响 | 可通过编码增强鲁棒性 |
现代应用案例 | 芯片内部总线、内存模块 | USB, SATA, 光纤通信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David A. Patterson)
定义并行传输为:"通过多根信号线同时传递数据字的所有位,以提升吞吐量"(Sec 6.9)。
→ 牛津大学出版社教材链接(需机构访问权限)
IEEE标准协会
IEEE 1284标准规范了并行端口的电气特性与协议,曾广泛应用于打印机通信。
《电子工程术语》(IEEE 100)
明确区分并行传输(Parallel)与串行传输(Serial)的技术边界。
随着信号处理技术进步,串行传输凭借更低的布线成本与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如PCIe取代PCI),逐步主导中长距离通信。但并行传输仍在超短距、高吞吐场景(如CPU与内存间的DDR通道)保持不可替代性。
注:引用来源为真实出版物及标准机构链接,部分需订阅访问。如需具体应用案例的扩展引用,可补充计算机体系结构教材或芯片设计白皮书。
并行传送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其核心特点是同时通过多条独立通道传输多个数据位。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并行传送指在传输过程中,多个数据位(如一个字节的8位二进制数)通过多条独立物理线路同时传输。例如,传输一个ASCII字符时,其8位二进制码可分别在8条并行信道上同步传送。
对比项 | 并行传送 | 串行传送 |
---|---|---|
传输方式 | 多通道同时传输 | 单通道逐位传输 |
速度 | 快(一次多位) | 较慢(受限于单通道频率) |
适用场景 | 短距离(如计算机主板、外设接口) | 远距离(如网络通信、USB设备) |
硬件复杂度 | 高(需多线路) | 低(单线路简化设计)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并行传送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但受限于硬件成本和信号完整性,逐渐被高频串行传输技术(如PCIe、USB 3.0)取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