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磷尸硷英文解释翻译、磷尸硷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hosphoptomaine

分词翻译:

磷的英语翻译:

phosphor; phosphorus
【化】 phosphor
【医】 P; phosphor; phosphorus

尸硷的英语翻译:

【医】 cadaveric alkaloid; creatoxin; patho-amine; ptomaine; ptomatine

专业解析

磷尸硷(英文:Ptomaine)是一个源自法医学和毒理学的专业术语,特指在动物或人类尸体腐败过程中,由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含氮有机碱性化合物。其核心含义与特征如下:

  1. 词源与定义:

    • “磷尸硷”是中文对英文术语“Ptomaine”的翻译。“Ptomaine”一词源于希腊语“ptōma”(意为“尸体”或“坠落”),由意大利毒理学家Francesco Selmi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用以描述尸体腐败产生的有毒物质。
    • 在汉英词典中,它通常被定义为“尸毒”、“腐败毒碱”或“动物性生物碱”,强调其来源于腐败的有机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并具有生物碱(alkaloid) 的特性(即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常具有生理活性)。
  2. 形成与性质:

    • 磷尸硷是在厌氧细菌作用下,尸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腐败分解(Putrefaction)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 它们并非单一物质,而是一类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常见的包括尸胺(Cadaverine)、腐胺(Putrescine)、神经碱(Neurine)、毒芹碱(Coniine)(有时被归类,但更常见于植物)等。
    • 许多磷尸硷具有难闻的恶臭(如尸胺、腐胺),并且部分种类具有一定的生理毒性。
  3. 毒性与历史误解:

    • 历史上,磷尸硷曾被广泛认为是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肉类腐败引起的)的主要毒素,即所谓的“尸毒中毒”(Ptomaine poisoning)。
    • 现代医学研究已澄清:大多数食物中毒事件并非由磷尸硷本身引起。磷尸硷在腐败过程中虽然产生,但其毒性通常相对较低,且不易通过消化道被大量吸收。
    • 真正的食物中毒元凶通常是细菌本身(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或其产生的强效外毒素/内毒素。腐败食物中的细菌及其毒素才是致病主因,磷尸硷的存在更多是腐败的标志而非主因。
  4. 法医学意义:

    • 在法医学领域,检测尸体组织或体液中的特定磷尸硷(如尸胺、腐胺)的含量和比例,可以作为推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 的重要辅助指标之一。其浓度随腐败进程而变化。

权威参考来源:

磷尸硷(Ptomaine)主要指尸体腐败过程中由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如尸胺、腐胺)。尽管历史上曾误认为是食物中毒的主因,但现代科学证实其主要作为腐败的标志物,真正的食物中毒通常由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引起。在法医学中,特定磷尸硷的检测有助于死亡时间推断。理解这一术语需结合其历史背景与现代科学认知。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目前可查到的权威词典信息,"磷尸硷"对应的英文翻译为"phosphoethanolamine"。该词汇由三个汉字构成:

  1. 磷(Phospho-)

    • 指含磷元素的化学基团,常见于生物化学领域,如磷脂、磷酸化等专业术语。
  2. 尸(Ethan-)

    • 在有机化学中作为碳链命名前缀,此处可能源于"乙烷基"(ethane)的简写,表示含有两个碳原子的结构。
  3. 硷(-amine)

    • 通"碱",指氨基化合物,常见于胺类有机物命名,如甲胺、乙胺等。

该术语属于生物化学专业词汇,多用于描述含磷氨基化合物。由于现有词典资料未提供更详细的释义,建议在专业文献数据库中查询相关化合物结构式与应用场景。例如通过SciFinder或Reaxys平台,输入分子式C₂H₈NO₄P(化学式量:141.06 g/mol)可获取更多物化性质数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