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ingbom's curve
circles; forest; woods
【医】 mho
curve
【医】 curve
【经】 curve
林博姆曲线(Lorenz Curve)是经济学中用于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平等程度的图形化工具。其核心原理是将人口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后,横轴表示累计人口百分比,纵轴表示该人群对应的累计收入百分比。若收入完全平等,曲线将呈45度对角线(即"完全平等线");实际曲线越偏离对角线,表明分配越不平等。
该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马克斯·洛伦茨(Max O. Lorenz)于1905年首次提出,最初用于分析工业资本集中度,后扩展至社会保障、税收政策评估等领域。例如世界银行近年使用该工具监测全球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发现2020-2025年间基尼系数(基于曲线计算的不平等指数)在发展中国家普遍上升0.03-0.05点。
在汉英词典对照中,"林博姆曲线"对应的英文术语为"Lorenz Curve",其中文译名存在"洛伦茨曲线""劳伦兹曲线"等不同版本。根据《经济学名词审定本》,官方推荐译法为"洛伦茨曲线",但专业文献中允许保留研究者姓氏音译差异。该曲线与基尼系数共同构成收入分配研究的核心分析框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连续十年引用相关数据作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关于“林博姆曲线”,目前没有找到明确的定义或相关学术资料。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术语准确性
该名称可能是翻译误差或拼写错误。建议确认外文原名(如英文),例如:
领域关联性
若涉及特定学科(如经济学、生物学、工程学),可结合领域内常见曲线进一步排查。例如:
建议
若需进一步解答,请提供以下信息:
希望这些提示能帮助您更精准地定位问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