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杏(学名:Prunus mandshurica)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在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其汉英对应名称为"Manchurian apricot"。根据植物学权威资料,辽杏具有以下特征:
植物学定义
辽杏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15米,树皮暗灰色且具纵向裂纹。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叶背脉腋处簇生柔毛。果实为核果,直径约2厘米,果肉薄且味酸,种仁可入药(中国自然标本馆)。
生态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常见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地阳坡,具有耐寒抗旱特性。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亦有分布(iPlant 植物智)。
药用与经济价值
种仁含苦杏仁苷(Amygdalin,化学式$text{C}{20}text{H}{27}text{NO}_{11}$),经炮制后可作为中药材"苦杏仁"使用,具止咳平喘功效。木材坚硬致密,可用于制作家具或雕刻工艺品(《中国植物志》电子版)。
辽杏(学名:Armeniaca mandshurica)是蔷薇科杏属的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多重价值。以下从分类、特征、用途三方面进行解释:
辽杏是东北杏的别称,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杏属(Armeniaca),学名为Armeniaca mandshurica。民间也称“山杏”或“辽杏”。
种子需通过低温层积法处理,次年春季播种前进行催芽。
总结来看,辽杏是兼具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树种,在食用、药用、园艺及木材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