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心理学英文解释翻译、联想心理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ssociative psychology
分词翻译:
联想的英语翻译:
associate with; connect in the mind
【医】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of ideas
心理学的英语翻译:
psychology
【医】 psychic; psychics; psychology
专业解析
联想心理学(Association Psychology)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流派,其核心观点认为心理活动通过观念之间的联结(association)形成。该学派起源于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核心理论解释
- 心理元素联结机制:强调简单观念通过时空接近性(contiguity)、相似性(similarity)或对比性(contrast)形成复杂心理过程。例如重复经历火与疼痛会产生因果联想(来源:David Hartley《Observations on Man》第2章)。
- 经验主义基础:主张所有复杂心理现象均源自感觉经验的组合,这一观点被John Stuart Mill发展为"心理化学"理论(来源:《A System of Logic》1843年版)。
代表学者贡献
- David Hartley:首次提出神经振动与观念联结的生理学关联,奠定联想主义科学化基础。
- Alexander Bain:创建首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通过《The Senses and the Intellect》建立联想律的分类体系。
现代应用领域
当前认知心理学仍沿用联想原则解释记忆编码与提取机制,例如美国心理学会(APA)将联想记忆模型应用于学习障碍干预研究(来源:APA官网认知心理学分会专题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联想心理学是一个涵盖多种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心理学概念,其核心是通过“联想”解释心理现象的形成与发展。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联想心理学主张通过观念或经验的联想过程来解释人类心理活动,认为复杂心理现象由简单元素通过联想规律组合而成。例如,看到雪花可能联想到冬季景象(接近联想),或由悲伤音乐触发过往回忆(因果联想)。
二、历史发展
- 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提出相似性、对比性等联想规律。
- 早期联想主义(17-19世纪):以哈特莱、培因等为代表,提出联想的三大原则——相似律、对比律、接近律,认为心理活动是观念通过机械联动的结果。
- 现代发展:19世纪末引入实验方法,如荣格的“字词联想测验”用于精神分析和犯罪侦查(如通过“蜡烛→牛奶瓶”破案)。
三、联想的分类与规律
根据事物间关联方式,主要分为四类:
- 相似联想:因特征相似产生联系(如红色苹果→甜味);
- 对比联想:由对立关系触发(如“黑→白”);
- 因果联想:基于因果关系(如打雷→下雨);
- 接近联想:时空邻近引发联系(如教室→课桌)。
四、应用领域
- 教育:作为实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强调通过经验联结促进知识掌握;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用于挖掘潜意识;
- 认知科学:现代联结主义模型借鉴联想机制,模拟神经网络信息处理。
五、与其他学派的区别
与官能心理学(强调先天心理官能)不同,联想心理学否认先天能力,主张一切心理内容源于感官经验与观念联结。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学派分支,可参考(犯罪心理学应用)或(认知联结主义)的详细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