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pole pitch
bally; cruelly; extreme; fearfully; mighty; pole
【医】 per-; pole; polus
be apart from; distance
【医】 calcar; calcaria
极距是电气工程与电化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其定义根据应用场景存在差异:
1. 电机工程领域 英文对应术语为"pole pitch",指相邻两个磁极中心线之间的弧长距离。在电机设计中,极距直接影响绕组分布和电磁性能,计算公式为: $$ tau = frac{pi D}{2p} $$ 其中$tau$表示极距,$D$为电枢直径,$p$为磁极对数。该定义参考自《电机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第157页。
2. 电化学领域 英文可译为"interpolar distance",特指电解槽中相邻电极的工作间距。根据《电化学工程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第89章记载,极距优化可降低电解过程中的欧姆压降,典型工业电解槽极距控制在30-50mm范围。
3. 地球物理学延伸 在地磁测量中,极距有时指代地磁要素观测点的间隔距离。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会(IAGA)的《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标准极距应满足0.5倍地磁扰度阈值。
“极距”是一个多学科术语,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领域解释:
指从天球北极沿时圈到天体的角距离,称为极距(Polar Distance)。其计算公式为: $$ 极距 = 90° - 赤纬(δ) $$ 例如,若某天体赤纬为+30°,则其极距为60°。该概念用于描述天体在赤道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指电解槽中阳极底部到阴极铝液面的垂直距离,是电解反应的核心区域,直接影响电流效率与热平衡。例如在铝电解生产中,极距过大会增加能耗,过小则可能引发短路。
指电动机或发电机中一个磁极所占的槽数,属于绕组设计的关键参数。例如,若电机有24槽、4极,则极距为6槽。
极距的核心定义集中在天文学与工业应用(电解、电机),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如需扩展阅读,可参考搜狗百科或电解工艺技术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