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吸吮线虫英文解释翻译、结膜吸吮线虫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Filaria palpebralis; Thelazia callipaeda
分词翻译:
结膜的英语翻译:
conjunctiva
【医】 conjunctiva; conjunctival coat; tunica adnata oculi; tunica conjunctiva
吸吮的英语翻译:
absorb; suck
【医】 thelasis; thelasmus
线虫的英语翻译:
wireworm
【医】 eel worm; eelworm; nema; nemathelminth; nemato-; nematode; threadworm
专业解析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是一种寄生于哺乳动物眼结膜囊及泪管内的线虫类寄生虫,主要感染犬科、猫科动物及人类,属于吸吮科(Thelazidae)吸吮线虫属。其生活史依赖中间宿主果蝇(如Amiota spp.),成虫通过产卵或幼虫形式经蝇类传播至终宿主眼部组织。
核心特征与病理机制
-
形态学特征
成虫呈乳白色半透明状,体表具横纹,雌虫体长10-20 mm,雄虫略短。头部具发达的口囊,适应于宿主结膜组织的吸附。
-
感染途径
果蝇舔食宿主眼部分泌物时摄入幼虫,幼虫在蝇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再通过蝇类接触新宿主眼部分泌物完成传播循环。
-
临床症状
人类感染表现为结膜充血、异物感、流泪及角膜溃疡,严重者可导致视力损伤。动物宿主常出现睑痉挛和分泌物增多。
诊断与防治
病原确诊需通过眼科显微镜检查成虫或泪液样本PCR检测。治疗以局部麻醉后机械移除虫体为主,辅以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公共卫生防控强调果蝇滋生环境管理及宠物定期驱虫。
参考文献来源
- 《人兽共患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医学寄生虫学》第9版(科学出版社,2020)
- 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畜共患病报告
- 《实用眼科诊疗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 国家疾控中心(CDC)寄生虫病防治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寄生于眼部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1.定义与形态特征
结膜吸吮线虫(学名:Thelazia callipaeda)属于吸吮科线虫,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眼结膜囊及泪管内,也可感染人类,引发结膜吸吮线虫病(东方眼虫病)。成虫呈细长线状,体表有锯齿状环形皱褶,在宿主体内呈淡红色,离开后变为乳白色。雄虫长4.5-15.0mm,雌虫可达6.2-20.0mm。
2.宿主与传播途径
- 主要宿主:犬、猫等哺乳动物,人类为偶然宿主。
- 传播媒介:冈田绕眼果蝇(主要传播者),通过舔吸宿主眼部分泌物携带幼虫,再传播至其他动物或人类。
- 高发季节:果蝇活跃期为5-10月,6-9月为感染高峰。
3.感染症状
- 常见症状:眼部异物感、瘙痒、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揉眼或不敢睁眼。
- 严重症状:结膜充血、角膜混浊、视力下降,甚至引发眼睑外翻或泪管损伤。
4.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病史(接触宠物或果蝇)、肉眼观察虫体(白色线状)及显微镜检查确诊。
- 治疗:局部麻醉后,用镊子或棉签取出虫体,并配合抗炎药物。
5.预防措施
- 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尤其接触宠物后及时清洁。
- 环境管理:控制蚊蝇滋生,减少宠物与果蝇接触。
- 宠物防护:定期为宠物驱虫,避免其成为传染源。
附:流行区域
该病多见于亚洲(中国、印度、日本等)及欧洲部分地区,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或宠物饲养密集区风险较高。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