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ectric loss constant
interpose; mind; shell; take seriously; upright
【化】 meso-; meta-
【医】 carapace
electricity
【计】 telewriting
【化】 electricity
【医】 Elec.; electricity; electro-; galvano-
loss; spoilage; ullage; waste; wear down
【计】 dissipative
【化】 loss
【经】 loss in weight; waer and tear
constant; invariable
【计】 C
【化】 constant
【医】 constant
【经】 constant
介电损耗常数(Dielectric Loss Constant)是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能量损耗的量化参数,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tanδ)表示。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核心概念
介电损耗常数反映电介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当电介质处于交变电场时,极化弛豫过程(如偶极子转向、界面极化)导致部分电能以热能形式耗散,其数学表达式为:
$$ tandelta = frac{varepsilon''}{varepsilon'} $$
其中 $varepsilon'$ 为介电常数实部(储能能力),$varepsilon''$ 为虚部(损耗能力)。
工程意义
在高频电路(如微波器件、电容器)中,tanδ 直接影响器件效率。例如:
频率依赖性
损耗峰出现在极化弛豫时间与电场周期匹配的频率点(Debye弛豫模型),如聚乙烯在1MHz时tanδ最低。
温度效应
温度升高加剧分子热运动,典型材料(如陶瓷电容器)在-50°C至150°C范围内tanδ可能变化300%。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IEC 60250 规定了测量方法:
测试需控制温湿度(标准条件:23°C±2°C,RH50%±5%)。
权威参考文献
介电损耗常数(又称介电损耗因数或损耗因子)是描述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中能量损耗特性的重要参数。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介电损耗常数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将部分电场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能力。它反映了材料内部因分子极化滞后、摩擦或导电性引起的能量损耗程度。
其数值可通过介电常数的虚部与实部之比计算: $$ tandelta = frac{varepsilon''}{varepsilon'} $$ 其中:
注:如需更专业的参数测量方法或具体材料数据,建议参考《电介质物理》教材或IEC 60250标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