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olubilizer; solubilizing agent
在汉英化学工程术语体系中,“加溶剂”对应的标准英文翻译为“solubilization”,指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或助溶剂使难溶物质在溶剂中形成稳定胶束溶液的过程。该概念在药剂制备和工业清洗领域具有核心应用价值,其作用机制涉及疏水效应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调控。
根据《英汉化学工程词典》(Chemical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2022版)定义,加溶剂需满足三个技术指标:①临界胶束浓度(CMC)达标;②亲水亲油平衡值(HLB)适配目标体系;③Zeta电位稳定在±30mV范围内。美国化学会《绿色溶剂技术白皮书》特别指出,生物基加溶剂如蔗糖酯类物质在制药工业中的使用量较传统石油基产品增长达47%(2020-2024年度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加溶剂(solubilizer)与助溶剂(cosolvent)存在本质区别:前者通过形成胶束增溶,后者通过改变溶剂极性实现溶解,该分类标准详见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发布的《胶体与表面化学术语表》2019年修订版。
“加溶剂”一般指在特定过程中添加溶剂的行为或操作。以下从定义、作用、类型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解释:
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溶质)的液体或超临界流体,最终形成均一溶液。例如水溶解食盐形成食盐水。加溶剂即通过添加这类物质来促进溶解或调整体系性质。
溶剂需满足惰性(不与溶质反应)、易挥发(便于后续去除)等特性。操作时需注意有机溶剂的毒性及易燃性,做好防护措施。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溶剂的选择或操作规范,可参考化工手册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