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ilm density
film
【医】 film
density; thickness
【化】 density
【医】 density
胶片密度(Film Density)是摄影成像与光学测量领域的关键参数,指单位面积胶片上银盐颗粒或其他感光材料的沉积浓度,直接影响影像的明暗层次和透光率。英文对应术语为“Film Density”,其专业定义可参考国际标准ISO 5-1:2009,描述为“光通过胶片时被阻隔的程度,以对数形式表示”。
在技术层面,胶片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 D = log_{10} left( frac{1}{T} right) $$ 其中D代表密度值,T为透射率(范围0-1)。该公式由赫特-德里菲尔德特性曲线(Hurter–Driffield curve)推导而来,用于量化显影后胶片的曝光响应。
实际应用中,胶片密度主要分为三类:
该参数的测量需使用专业密度计(如X-Rite 361T),依据ANSI/NAPM IT2.17-1996标准执行校准。胶片密度的精确控制对医学X光片诊断、电影存档等专业领域尤为重要,相关技术规范可参见《摄影科学与工程手册》(Handbook of 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第12章。
胶片密度(Film Density)是摄影、印刷和医学影像等领域的重要概念,指胶片经曝光和冲洗后形成的金属银或染料对光的阻挡程度,通常用光学密度(D)表示。
基本定义
胶片密度反映胶片单位面积上银粒或染料的沉积量,密度越高,透光率越低,影像越暗;反之越透明。例如,医用胶片的密度决定了影像的明暗层次和清晰度。
数学表达
光学密度公式为:
$$
D = -log_{10} left( frac{I_t}{I_0} right)
$$
其中,( I_0 ) 为入射光强度,( I_t ) 为透射光强度。例如,密度3.0表示透光率为0.1%(( I_t/I_0 = 10^{-3} ))。
实际工作中通过密度计定量测量,确保标准化输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