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keyboard-to-disk system; keyboard-to-tape system
clavier; keyboard
【计】 KB; keyboard
【化】 key board
arrive; go to; reach; to
【医】 ak-
magnetic tape; tape
【计】 magnetic tape; MT; TP
【化】 magnetic tape; tape
system; scheme
【计】 system
【化】 system
【医】 system; systema
【经】 channel; system
键盘到磁带系统(Keyboard-to-Tape System)是20世纪中期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中的一种早期输入/输出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物理键盘直接将用户输入的字符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记录在磁带上,形成可长期保存或后续处理的数字介质。其核心组件包括编码器、磁带驱动器和控制电路,工作时遵循ASCII或EBCDIC字符编码标准,实现人机交互与离线存储的衔接。
从技术实现角度,该系统依赖磁带的纵向记录方式,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磁畴排列。典型应用中,操作员通过电传打字机(如ASR-33型号)输入数据,信号经串行接口调制后,由磁带机以特定密度(如800bpi)写入磁带。这种技术为批处理系统提供了预处理能力,在航天任务遥测数据记录(例如阿波罗计划导航参数存储和银行交易日志备份领域具有历史意义。
现代计算机教育文献中,该技术常被用作解释存储介质演进的基础案例。《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技术报告》指出,此类系统在1960-1975年间降低了数据录入的出错率,其校验机制采用奇偶位验证和纵向冗余校验(LRC)算法,计算公式为: $$ text{LRC} = oplus_{i=1}^n D_i $$ 其中$D_i$表示数据帧中的第i个字节,$oplus$为异或运算符。这种设计思想影响了后续的QIC磁带标准和IBM 3420系列磁带机开发。
“键盘到磁带系统”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指通过键盘输入数据并直接存储到磁带上的系统。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早期计算机存储技术,可参考相关计算机发展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