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IDA
【法】 remoteness
data
【计】 D; data
【化】 data
【经】 data; datum; figure; quantitative data
【计】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编程领域,"间接数据地址"(Indirect Data Address)指通过中间媒介获取目标数据内存位置的技术实现方式。以下从汉英词典与技术原理双角度解析:
中文释义
间接数据地址指不直接指定数据存储位置,而是通过一个中间地址(指针)指向最终数据的内存地址。例如指令MOV R1, [R2]
中,R2寄存器存储的地址为间接地址,通过该地址访问实际数据。
英文对应术语
Indirect Data Address:A memory addressing mode where the operand specifies a location containing the effective address of the data rather than the data itself (e.g., LDR R0, [R1]
in ARM assembly).
寻址机制
采用二级访问模式:
步骤1:读取指针寄存器中的地址值(如0x2000
)
步骤2:访问0x2000
指向的内存单元获取实际数据
应用场景:动态数据结构(链表、树)、函数指针调用。
与直接寻址对比
寻址方式 | 指令示例 | 数据获取路径 |
---|---|---|
直接寻址 | MOV R1, 0x30 |
立即数→寄存器 |
间接寻址 | MOV R1, [R2] |
寄存器→内存地址→数据 |
间接数据地址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访问数据的寻址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中间指针获取目标数据。以下是详细解释:
间接数据地址是指程序不直接指定数据存储位置,而是通过一个中间变量(如寄存器或内存单元)保存真实地址,再通过该中间变量访问最终数据。这类似于“先找钥匙再开锁”的过程。
示例(汇编语言):
MOV DI, 80000000H; 将目标地址存入寄存器DI(间接地址)
MOV AX, [DI] ; 通过DI间接获取数据
对比项 | 直接地址 | 间接地址 |
---|---|---|
访问方式 | 直接给出数据存储地址(如MOV A, 30H ) |
通过中间变量跳转(如MOV A, @R0 ) |
灵活性 | 固定地址,无法动态修改 | 可动态调整中间变量以访问不同数据 |
典型应用 | 单片机寄存器(R0-R7) | 指针操作、数组遍历等 |
@R0
)。间接数据地址通过中间层实现了对数据的动态访问,是底层编程(如汇编、单片机)和高级语言指针操作的基础原理。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代码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尤其在需要动态管理内存的场景中不可或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