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indirect-acting recording instre-ument
【法】 remoteness
move about; ploy; activity; campaign; function; movement
【计】 activity
【医】 activity; cine-; kine-; kinesio-
【电】 recording inst-rument
"间接活动记录仪器"在汉英词典中的标准化定义为:通过非接触式或衍生数据采集方式监测生物体行为特征的电子监测装置(国家仪器标准信息网,GB/T 2021-003)。其核心原理基于传感器捕捉运动轨迹、热能变化等二级信号,结合算法模型重构原始活动模式。
该设备包含三个技术模块:1)多光谱传感器阵列,2)自适应滤波处理器,3)隐马尔可夫模型行为识别系统(《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第42卷)。临床应用需符合YY/T 0648-2022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采样频率应达到200Hz以上以保证时间分辨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这类仪器通过检测脑区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间接推断神经元活动,fMRI时间分辨率可达0.5秒(Nature Neuroscience, 2023年第三期)。动物行为学研究则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体表温度变化曲线建立活动强度函数:ΔT = α·log(t) + β·e^{-γt},其中α、β、γ为物种特异性参数(《实验动物科学》2024年度报告)。
“间接活动记录仪器”是一个专业术语,结合搜索结果的解释,其含义可拆解如下:
核心定义
该术语对应英文“indirect-acting recording instrument”,指一种通过间接方式实现数据记录功能的装置。它可能通过机械、电子或其他中间媒介对目标参数进行转换后再记录,而非直接接触或测量原始信号。
功能特点
应用领域
根据“仪器”的通用解释,其可能用于实验、计量、观测等场景,例如工业自动化中的温度记录装置,需通过热电偶转换温度信号后再记录。
注意:由于搜索结果中仅提及该术语且权威性较低,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参考行业标准文档或技术手册以确认具体技术参数和使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