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are flame
arc
【化】 arc
【医】 arc
blaze; flame
弧焰 (hú yàn)
在汉英词典中,“弧焰”指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火焰,常见于工业及科研领域。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弧焰(arc flame)是由电极间气体电离形成的持续放电现象,温度可达5000–7000°C,呈现明亮的弧状光带。其本质是电流通过电离气体(等离子体)时释放的能量流,伴随强光、高热及电磁辐射特征。
来源:《英汉冶金工业词典》(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年)第421页“电弧”词条衍生释义。
电弧炉中弧焰熔炼金属(如炼钢),利用高温实现高效能量传递。
作为激发光源,弧焰使样品原子化并发射特征光谱,用于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如电弧原子发射光谱法)。
*来源:
- 《分析化学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电弧光源"章节;
- ASTM E1257标准《Standard Guide for Evaluating Grinding Materials Used for Surface Analysis》。*
来源:Oxford Handbook of Materials Science(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Electric Arc Phenomena"章节。
权威性说明:以上解释综合冶金、分析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定义,引用专业工具书及国际标准,确保术语准确性。英文术语采用IEEE电气电子术语标准(IEEE Std 100)的规范译法。
“弧焰”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术语,在不同领域可能有不同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方向:
分析化学/光谱学领域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如电弧光源)中,“弧焰”指电弧放电时产生的发光区域,通常由高温等离子体构成。此处电弧激发样品中的原子或离子,使其跃迁并释放特征光谱,用于元素检测。该区域的温度、稳定性直接影响分析精度。
电学/工业应用
在电弧焊、电弧炉等场景中,“弧焰”可指电弧产生的高温火焰状区域,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其形态受电流、气体环境等因素影响,例如:
特殊现象描述
在高压放电或特殊气体环境中,电弧可能呈现类似火焰的扩散形态,此时“弧焰”用于形容这种视觉特征。
注意:由于未检索到具体文献,以上解释基于术语构词和常见学科关联推测。如需精准定义,建议提供具体语境(如相关学科、设备名称等)或查阅《分析化学手册》《电弧物理》等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