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份损失英文解释翻译、灰份损失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ash loss
分词翻译:
灰份的英语翻译:
【机】 ash specification
损失的英语翻译:
damage; expense; lose; losing; loss
【化】 loss
【医】 loss
【经】 decrement; loss
专业解析
灰份损失(Ash Content Loss)的汉英词典释义与工程解析
定义与核心概念
"灰份损失"(Ash Content Loss)指物质(如煤炭、生物质燃料或矿物)在高温灼烧后,有机成分完全氧化挥发,剩余不可燃无机残渣(灰份)的质量占原始样品质量的百分比减少量。该术语是燃料分析、材料科学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核心指标,用于评估燃料纯度、燃烧效率及污染物生成潜力。
测试原理与标准方法
灰份损失通过标准灼烧实验测定:
-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粉碎至规定粒度(通常≤0.2mm),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
- 高温灼烧:将干燥样品置于马弗炉中,按标准程序(如ISO 1171或ASTM D3174)缓慢升温至815°C±10°C,保持1–2小时,确保有机物完全氧化。
- 结果计算:
$$
text{灰份损失} = left(1 - frac{text{灼烧后残渣质量}}{text{干燥样品质量}}right) times 100%
$$
该值实际等同于挥发分与固定碳的总和,反映燃料的可燃成分比例。
工程意义与应用场景
- 燃料品质评估:灰份损失越低,表明燃料无机杂质含量越高(如煤炭中的硅酸盐、黏土),会降低燃烧效率并增加炉渣处理成本。
- 环保合规性:高灰份燃料燃烧时易产生颗粒物(PM2.5/PM10)及重金属排放,需通过洗选或添加剂降低灰份以满足环保标准(如EPA法规)。
- 工业流程优化:在水泥生产中,原料灰份损失直接影响熟料成分,需精确控制以保证产品强度;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灰份损失关联碱金属含量,预示锅炉结渣风险。
权威标准与参考文献
- 国际标准:ISO 1171:2010《固体矿物燃料—灰分的测定》
- 中国国标: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 行业指南:美国能源部《生物质燃料特性手册》(DOE/EE-1020)
术语辨析
需区分"灰份损失"(Ash Content Loss)与相近概念:
- 灰分(Ash Content):灼烧后的残渣质量百分比,与灰份损失呈互补关系(灰分 + 灰份损失 ≈ 100%)。
- 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 LOI):涵盖更广,包括结晶水、碳酸盐分解等非有机损失,常见于土壤/陶瓷分析。
(注:引用来源基于行业通用标准及学术文献,具体链接可访问ISO官网、中国标准在线服务平台或美国能源部技术报告库获取全文。)
网络扩展解释
“灰份损失”是工业或化学分析中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定义
灰份指可燃物质(如煤炭、生物质燃料等)完全燃烧后剩余的固体残渣,通常以重量百分比表示。例如,煤炭燃烧后残留的不可燃矿物质即为灰份。
灰份损失则指在燃烧或分析过程中,因灰份未完全收集、散失或测量误差导致的灰份含量减少现象。例如燃料检测时,若灰份颗粒随气流逸出,会导致最终测得的灰份含量低于实际值。
二、应用场景
- 工业燃烧:锅炉、发电厂等需通过灰份含量评估燃料质量,灰份损失可能影响热效率计算。
- 实验室分析:检测燃料灰份时需严格控制燃烧条件(如温度、时间),避免灰份散失导致数据偏差。
- 环保领域:灰份残留量影响废气颗粒物排放指标,损失可能干扰污染评估。
三、补充说明
- 英语对应术语为ash loss,常见于机械工程或燃料分析文献。
- 需注意与“质量损失”区分:灰份损失特指燃烧残留物的减少,而非整体质量变化。
如需更具体的测量标准或行业案例,可参考燃料分析相关规范(如ASTM D3174)。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