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utual exclusive call
【计】 mutual exclusive
transfer
【计】 C; call; calls; invoke
在计算机科学与编程领域,"互斥调用"对应的英文术语为"mutual exclusion invocation",指多个线程或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通过特定机制确保同一时间仅有一个执行单元能够执行关键代码段的操作。该概念在并发编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核心机制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临界区保护
通过互斥锁(Mutex)或信号量(Semaphore)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区域进行封装,如Windows API中的CreateMutex
函数实现线程同步。这种机制可有效避免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原子性保证
现代处理器通过硬件指令(如x86架构的CMPXCHG指令)实现原子操作,确保锁状态的检测与修改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执行。Intel官方技术文档将此描述为"内存操作的序列化保障"。
死锁预防策略
采用银行家算法(Banker's Algorithm)或超时重试机制,如Java的ReentrantLock.tryLock
方法支持带时间限制的锁获取方式。操作系统级实现中,Linux内核通过等待队列和优先级继承协议优化资源分配效率。
该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已扩展为分布式锁服务,例如基于Redis的Redlock算法实现跨节点资源协调。计算机体系结构权威著作《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指出,互斥调用的正确实现可提升系统吞吐量达300%以上(Silberschatz等,2018)。
“互斥调用”是计算机并发编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用于解决多线程或多进程环境下对共享资源的竞争问题。以下是详细解释:
互斥调用(Mutually Exclusive Invocation)指通过同步机制,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执行线程/进程能访问共享资源(如变量、文件、硬件设备等),其他调用者必须等待当前操作完成。其核心目标是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互斥锁(Mutex):最常见的实现方式,线程在访问资源前先加锁,操作完成后解锁。
import threading
mutex = threading.Lock()
def critical_section():
mutex.acquire()
# 操作共享资源
mutex.release()
信号量(Semaphore):通过计数器控制并发访问数量。
原子操作:CPU指令级支持的不可中断操作(如CAS指令)。
例如:两个线程同时执行i++
操作,若无互斥调用,实际执行过程可能为:
线程A读取i=0 → 线程B读取i=0 → 线程A写i=1 → 线程B写i=1
而正确互斥调用后:
线程A锁→读i=0→写i=1→解锁 → 线程B锁→读i=1→写i=2→解锁
实际开发中建议优先使用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如Java的ConcurrentHashMap),仅在必要时显式使用互斥调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