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换缓冲区英文解释翻译、换缓冲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buffer swapping

分词翻译:

换的英语翻译:

barter; exchange; trade

缓冲区的英语翻译:

buffer
【计】 buffer; buffer area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换缓冲区"通常指缓冲区交换(Buffer Swapping) 或缓冲区刷新(Buffer Flushing) 的操作,其核心是通过替换或清空临时数据存储区以优化系统性能。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术语定义与技术场景

  1. 缓冲区(Buffer)

    指内存中临时存储数据的区域,用于协调不同速度的设备或进程间的数据传输(如磁盘I/O、图形渲染)。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三版

  2. "换"的操作含义

    • 交换(Swapping):常见于双缓冲技术(Double Buffering),通过交替使用两个缓冲区(前台/后台)避免数据读写冲突。例如图形渲染中,前台缓冲区显示当前帧时,后台缓冲区同时准备下一帧数据,完成后立即切换。

      来源:IEEE标准术语库(IEEE 100)

    • 刷新(Flushing):强制将缓冲区数据写入持久存储(如磁盘),确保数据完整性。例如C语言中fflush函数清空输出流缓冲区。

      来源:ISO/IEC 9899(C语言标准规范)


二、典型应用场景

  1. 图形处理(GPU双缓冲)

    在OpenGL/Vulkan等图形API中,通过交换前后台缓冲区消除屏幕撕裂,提升渲染效率。

    参考:Khronos Group官方文档

    [ text{渲染流程:} quad text{后台缓冲} xrightarrow{text{完成渲染}} text{交换} xrightarrow{text{成为前台缓冲}} text{显示} ]

  2. 磁盘I/O优化

    文件系统通过缓冲区缓存读写请求,定期刷新(换出)脏页(Dirty Pages)以减少磁盘访问次数。

    来源:Linux内核文档(Buffer Cache机制)

  3. 网络数据传输

    TCP协议使用发送/接收缓冲区,通过滑动窗口机制交换数据包,保障传输可靠性。

    来源:RFC 793(TCP协议标准)


三、技术意义与性能影响


权威参考文献: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三版)[M]. 科学出版社.
  2. 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IEEE Std 610.12-1990).
  3. ISO/IEC 9899:2018 (C语言标准).
  4. Khronos Group. OpenGL Programming Guide, 9th Edition.
  5. Linux Kernel Documentation: Documentation/admin-guide/sysctl/vm.rst.
  6. RFC 793: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网络扩展解释

"缓冲区"(Buffer)是计算机科学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内存区域,主要解决数据传输中的速度不匹配问题。关于“换缓冲区”,可能是指行缓冲区(Line Buffer),即一种特定类型的缓冲区机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1.行缓冲区的定义

行缓冲区是I/O操作中的一种缓冲策略,当输入或输出遇到换行符(如回车键)时,才会执行实际的I/O操作。例如,在C语言中,标准输出默认使用行缓冲模式,数据会先存入缓冲区,直到遇到换行符或缓冲区满时才一次性输出。


2.缓冲区的核心作用


3.缓冲区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使用场景,缓冲区可分为:


4.地理学中的缓冲区概念

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缓冲区”指围绕空间实体(如点、线、面)形成的多边形区域,用于分析服务范围或影响范围。例如,某河流的生态缓冲区可能设定为两岸50米内区域。


“换缓冲区”更可能是“行缓冲区”的表述,属于计算机中缓冲机制的一种。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换行符触发数据传输,优化系统效率。如需进一步了解缓冲区的编程实现(如C语言中的fflush()函数),可参考或中的技术细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