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razed seam
brass; brassiness
【化】 brass
【医】 brass
【经】 brass
seam; sew; slot; stitch
【化】 opening
【医】 crevice; nesis; raphe; rhaphe; seam; sutura; suturae; suturation
suture; suture joints; suturing
黄铜钎缝(huángtóng qiànfèng)是一个材料连接领域的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指:
1. 术语定义与工艺本质
黄铜钎缝指利用黄铜合金(Brass alloy)作为钎料,通过钎焊(Brazing)工艺在金属工件间形成的连接缝。其原理是将黄铜钎料加热至熔点(通常高于450°C但低于母材熔点),使其熔化后借助毛细作用填充接头间隙,冷却凝固后形成冶金结合的接缝。该工艺适用于铜、钢等金属的可靠连接,常见于管道、散热器等工业场景。
2. 材料特性与功能优势
黄铜钎料通常为铜锌合金(如H62黄铜),其特性决定了钎缝性能:
3. 应用场景与标准规范
黄铜钎缝广泛应用于:
其工艺参数需符合行业标准(如GB/T 3375-1994《焊接术语》),强调间隙控制(0.05~0.2mm)与抗氧化措施。
4. 权威定义参考
根据《机械工程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9版),钎缝(brazed seam)定义为“通过钎料凝固形成的接头区域”,而黄铜钎料归属“铜基钎料”类别(标准号:GB/T 6418)。国际焊接学会(IIW)文件IIW-Doc.420进一步规范了黄铜钎焊的工艺评定要求。
来源说明:
建议通过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或专业数据库(如CNKI)查阅完整标准原文。
“黄铜钎缝”是钎焊工艺中形成的特定连接结构,需结合“黄铜”和“钎缝”两部分理解: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锌含量通常≤45%),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延展性好,广泛用于机械零件、日用器皿等。其熔点较高(约900°C),适合作为钎料使用。
钎焊时,黄铜钎料(熔点低于母材)加热熔化后润湿母材表面,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发生扩散,冷却后形成固态连接结构,即“钎缝”。例如,紫铜与黄铜钎焊时,黄铜钎料可形成高强度接头。
主要用于铜、铸铁、镍基合金等材料的连接,如钻头基体粘结合金、管道焊接等。
黄铜钎缝是以黄铜为钎料,通过熔融-扩散形成的金属连接结构,需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以保证质量。更多技术参数可参考、2、4的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