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黄氏伊蚊英文解释翻译、黄氏伊蚊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edes flavescens

分词翻译:

黄的英语翻译:

yellow
【医】 flavo-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伊的英语翻译:

he or she

蚊的英语翻译:

midge; mosquito
【医】 gnat; mosquito

专业解析

黄氏伊蚊 (Huángshì Yìwén)

汉英词典释义:

黄氏伊蚊(Aedes flavopictus)是蚊科(Culicidae)伊蚊属(Aedes)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其学名中的“黄氏”源于对昆虫分类学家黄复生教授的纪念,“伊蚊”为Aedes属的标准中译名。该蚊种以黑白相间的体纹和足部白环为典型特征,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如树洞、石穴),成虫具白昼吸血习性,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病毒。

生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1. 形态识别:成蚊体长约4–5毫米,胸背板中央具银白色纵纹,腹部背板有基白带;中足和后足跗节具显著白环。
  2. 孳生环境:偏好林区或郊野的天然积水环境,如竹筒、岩穴、腐木积水,在城市中亦可滋生於废弃容器。
  3. 医学重要性:实验证实可传播登革热病毒(DENV)和日本脑炎病毒(JEV),是潜在病媒生物,但传播效率低于埃及伊蚊(Ae. aegypti)。

命名渊源与分类地位:

“黄氏伊蚊”的命名旨在纪念中国著名昆虫学家黄复生(1928–2019)对蚊类分类学的贡献。该物种由日本学者山本惠造(Keizo Yamagishi)于1972年首次描述,后经分子系统学研究确认其独立种地位,与近缘种Ae. albopictus(白纹伊蚊)存在遗传分化。

参考文献来源:

  1.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物种数据库:Aedes flavopictus 条目(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Taxonomy/Browser/wwwtax.cgi?id=30090
  2. 《中国蚊科志》(科学出版社,1997)第3卷:伊蚊属分类图谱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媒介控制报告:东亚蚊种分布(链接:https://www.who.int/vector-control/publications
  4. 《医学昆虫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Vector Competence of Aedes flavopictus" (2019)
  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系统分类数据库(链接:http://www.ioz.ac.cn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黄氏伊蚊”这一表述,目前公开的权威资料中并未明确记载该名称对应的具体蚊种或生物学定义。根据现有信息推测,可能存在以下两种理解方向:

1.可能存在的误解或混淆

2.伊蚊的生物学特征

若用户实际想了解“黄蚊子”(即伊蚊属)的生物学信息,可参考以下综合内容:

3.建议

若需进一步确认“黄氏伊蚊”是否为学术术语,建议查阅昆虫分类学专业文献或联系相关研究机构。当前可参考权威资料如《中国动物志·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或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蚊媒疾病报告。

(注:中“伊蚊”作为成语的释义与生物学无关,此处未采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