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深脓疱英文解释翻译、坏疽性深脓疱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cthyma gangraenosum
分词翻译:
坏疽的英语翻译:
gangrene; mortification; necrosis
【医】 gangrene; gangrenosis; mortification; thanatosis
深脓疱的英语翻译:
【医】 acutum; ecthyma; phlyzacium
专业解析
坏疽性深脓疱(Gangrenous Ecthyma)的汉英词典释义
一、术语定义
坏疽性深脓疱(Gangrenous Ecthyma)是一种严重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属于深部脓疱病(Ecthyma)的坏死性亚型。其核心病理特征为:
- 深脓疱(Ecthyma):指真皮层及以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形成厚壁溃疡并覆盖焦痂。
- 坏疽性(Gangrenous):继发缺血性坏死,导致组织进行性腐坏,常伴血管血栓形成和周围组织破坏。
二、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 病原体: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发,偶见混合感染(如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
- 病变进程:
- 初期为水疱或脓疱,迅速破溃形成火山口样溃疡,基底坏死呈黑绿色。
- 坏死区向深部扩散,累及皮下脂肪甚至筋膜,边界清晰伴明显红肿带。
- 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HIV感染)、营养不良儿童或创伤后患者。
三、诊断与治疗要点
- 实验室检查:溃疡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组织活检确认坏死深度。
- 核心治疗:
- 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根据药敏调整。
- 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植皮修复缺损。
四、术语来源与权威参考
- 医学术语规范:
- "Ecthyma"源于希腊语 ekthyma(脓疱),在《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中定义为"深部脓皮病"。
- "Gangrenous"由拉丁语 gangraena(坏疽)演化,描述组织坏死特征。
- 临床分类依据:
-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编码:1B73.0(深脓疱病)。
- 美国疾控中心(CDC)指南将坏疽性深脓疱归为"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亚型。
五、相关概念辨析
- 与普通深脓疱区别:坏疽性深脓疱以快速进展的坏死为标志,而普通深脓疱仅局限真皮浅层。
- 与坏疽性脓皮病鉴别:后者属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无明确感染病原体,需组织病理学区分。
术语来源参考:
- 医学术语定义参考《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 疾病分类依据WHO ICD-11及CDC《坏死性软组织感染诊疗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
坏疽性深脓疱是一种严重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障碍或慢性疾病患者。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该疾病:
1.病因与致病菌
坏疽性深脓疱主要由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尤其是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少数情况下可能由葡萄球菌或真菌(如曲霉菌)引发。感染途径多为细菌经血液播散至皮肤,常见于败血症患者。
2.临床表现
- 皮损特征:初期为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或结节状丘疹,随后迅速形成乳白色或出血性大疱,破溃后形成中心坏死性溃疡,表面覆盖黑色痂皮。
- 好发部位:多见于四肢、臀部、会阴部及皮肤皱褶处。
- 伴随症状:严重者可伴发热、毒血症,甚至败血症、肺炎等致命并发症。
3.易感人群
-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化疗患者);
- 婴幼儿(如麻疹、水痘后并发感染);
- 营养不良或长期虚弱人群。
4.治疗原则
- 全身治疗: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
- 局部处理: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去痂,外涂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
- 辅助疗法:紫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促进愈合,中药可配合清热解毒(如黄芪、穿山甲)。
5.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普通深脓疱(臁疮)多由链球菌引起,表现为浅表溃疡,愈后瘢痕较轻;而坏疽性深脓疱感染更深,溃疡坏死严重,愈后易留明显瘢痕,且全身症状更显著。
提示:若出现类似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扩散。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