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fter condensation; after-condensation
"后凝"是中文材料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某些物质在完成初次固化后,因化学键重组或分子结构调整而发生的二次固化现象。该概念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ost-curing"或"secondary curing",常见于高分子材料、胶黏剂和混凝土等工业领域。
从相变动力学角度分析,后凝过程遵循阿伦尼乌斯方程: $$ k = A e^{-E_a/(RT)} $$ 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E_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该公式解释了温度对后凝速率的影响机理(来源: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在工程实践中,后凝作用对材料性能提升具有关键价值。例如环氧树脂的后凝阶段可使交联密度提高15-20%,显著增强其机械强度和耐化学性(来源:美国化学学会高分子期刊)。建筑行业标准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明确要求记录混凝土28天后的后凝强度发展数据。
该术语与"primary curing"形成概念对比,前者强调材料成型后的性能优化阶段,后者指初始定型过程。在汽车制造领域,后凝技术可使橡胶密封件尺寸稳定性提升30%(来源:SAE International技术报告)。
“后凝”一词主要作为人名使用,其含义可从字义分解、名字寓意、五行属性等方面进行解释:
后
凝
“后凝”组合寓意后来居上的优秀人物兼具专注与沉稳的特质,常见解释包括:
如需进一步了解名字的吉凶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姓名学相关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