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紫素(Alizar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属于重要的植物色素与工业染料。根据《化学物质权威数据库》(PubChem)记录,其化学名称为1,2-二羟基-9,10-蒽二酮,分子式为C₁₄H₈O₄,CAS号为72-48-0,呈现橙红色晶体形态。
在汉英词典中,"红紫素"对应英文术语为"Alizarin",该词源自阿拉伯语"al-usara"(意为汁液),最早从茜草属植物根部提取。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指出,其染色特性早在公元前1500年已应用于埃及纺织品,现代工业中则通过合成法制备。
该物质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毒理学数据网络显示,红紫素在常规使用剂量下安全性较高,但接触浓溶液可能引发皮肤刺激反应。当代研究还发现其衍生物在抗癌药物开发中的潜在价值(《天然产物研究》2023年综述)。
红紫素是一种天然蒽醌类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化学名称与式
红紫素(Purpurin)学名为1,2,4-三羟基蒽醌,分子式为$text{C}_{14}text{H}_8text{O}_5$,属于蒽醌衍生物。
物理特性
含结晶水时为橙色针状晶体,100℃脱水后变为红色。易溶于乙醇、乙醚(溶液显黄色荧光),也可溶于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天然来源
最初从茜草根中提取,与茜素同为传统植物色素。20世纪20年代实现合成生产,曾用于制备紫色色淀(如茜素紫),但因色彩稳定性不足逐渐被替代。
工业用途
作为检测锆、硼、钙等金属离子的化学试剂。
抗氧化与抗炎
红紫素具有强抗氧化性,可抑制TNF-α/IFN-γ诱导的皮肤炎症反应,对特应性皮炎等疾病有潜在治疗作用。
其他活性
研究显示其具备抗菌、抗肿瘤活性,尤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表现显著。
红紫素18
一种结构类似物(CAS号25465-77-4),分子式$text{C}{33}text{H}{32}text{N}_4text{O}_5$,常用于叶绿素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