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噌啉英文解释翻译、苯并噌啉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benzcinnoline; o-diphenyleneazine
分词翻译:
苯并的英语翻译:
【化】 naphtho-
【医】 benz-; benzo-
噌啉的英语翻译:
【化】 cinnoline
专业解析
苯并噌啉(Benzocinnoline)是一种具有特殊稠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其英文名称由"benzo-"(苯并)和"cinnoline"(噌啉)两部分组成,体现其化学结构特征。该化合物由两个苯环与一个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稠合而成,分子式为C₁₂H₈N₂。
在化学性质方面,苯并噌啉属于平面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特征。其结构中两个氮原子分别位于1,2位,这种排列方式赋予该化合物独特的电子分布特性,使其在光电磁材料领域显示出应用潜力。根据《有机化合物词典》(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 第7版)记载,该物质熔点记录为156-158℃,可溶于氯仿、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
该化合物在医药研发中具有重要价值。美国化学会(ACS)出版物《药物化学杂志》曾报道其衍生物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活性表现。同时,在材料科学领域,其刚性平面结构被用于构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电子传输层材料。
权威参考资料:
- PubChem化合物数据库(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
- 《有机化合物词典》ISBN 978-0412391006
- 美国化学会《药物化学杂志》doi:10.1021/jm00106a001
网络扩展解释
苯并噌啉(Benzo[c]cinnoline)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属于噌啉类衍生物。以下从结构、性质、用途等方面综合解释:
1.化学结构与命名
- 核心结构:由两个苯环稠合一个哒嗪环(含两个相邻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形成,化学式为( text{C}{12}text{H}{8}text{N}_{2} )。其系统命名为苯并[c]哒嗪,别名包括9,10-二氮杂菲(9,10-Diazaphenanthrene)。
- 异构体:根据苯环与哒嗪环的稠合位置不同,可能存在其他异构体,但“苯并[c]噌啉”特指氮原子位于相邻位置的稠合结构。
2.物理性质
- 外观:淡黄色固体(纯品可能为白色结晶,可能因纯度差异导致描述不同)。
- 熔点:约156–159℃(不同来源数据略有差异)。
- 溶解性: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3.化学性质
- 弱碱性:pKa约为2.70(20℃水溶液),可形成稳定的盐酸盐(熔点154–156℃)和苦味酸盐(熔点196℃)。
- 反应特性:在亲电取代反应中,取代基(如硝基)倾向于进入5位和8位。
4.制备与用途
- 制备方法:可通过噌啉-4-羧酸脱羧或4-氯代噌啉还原制得。
- 用途:主要作为合成其他噌啉衍生物的中间体,应用于医药或材料化学领域。
5.安全与毒性
- 毒性:有一定毒性,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抗菌活性。
- 储存:暴露于空气中易液化,需密封保存。
补充说明
部分网页可能存在数据矛盾(如熔点差异),建议通过权威数据库(如CAS号230-17-1)进一步验证。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