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ematolithe
红砷锰矿(Erythrite)是一种含锰和砷的次生矿物,其化学式为Mn₃(AsO₄)₂·8H₂O,属于砷酸盐矿物家族。该矿物名称源自希腊语“erythros”(红色),因其常呈现玫瑰红至深红色晶体而得名。其英文名称“Erythrite”由德国矿物学家August Breithaupt于1832年正式命名。
矿物学特征
红砷锰矿晶体多呈柱状或针状,集合体形态包括放射状、纤维状及皮壳状。其莫氏硬度为1.5-2,密度为2.95 g/cm³,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解理完全。颜色深浅与锰含量呈正相关,氧化环境下暴露后可能褪色为灰白色。
地质产状
该矿物主要形成于含锰矿床的氧化带,常见于钴、镍矿床的次生富集层,与菱砷铁矿、方解石等矿物共生。全球著名产地包括德国施内贝格、加拿大科博尔特矿区,以及中国广西南丹多金属矿床。
应用与安全
红砷锰矿具有指示矿床的地质勘探价值,但其含砷特性带来环境风险。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标准,处理时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吸入粉尘或皮肤接触。实验室研究显示其砷浸出率在酸性条件下可达0.8 mg/L,需严格管控废料处理。
红砷锰矿是一种含砷和锰的矿物,其法语对应名称为chondro-arsénite、polyarsénite、sarcinite 或sarkinite。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成分与结构
红砷锰矿的化学组成主要为Mn²+₂(AsO₄)(OH),属于砷酸盐矿物。其晶体结构通常为单斜晶系,常以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形式存在。
物理特性
地质产状
主要形成于热液矿床中,常与毒砂、方解石等矿物共生,也可能出现在变质岩或氧化带中。
用途与意义
红砷锰矿因含砷,需谨慎处理。其矿物标本在收藏和地质研究中具有一定价值,但无显著工业用途。
如需更专业的矿物学数据(如晶胞参数或具体产地),建议参考地质学权威资料或矿物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