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und-Mulliken-Hckel method (HMH method)
big; flood; vast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医】 hippo-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agree; be willing to; consent
shock
【医】 choc; shock
like so; you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洪德-马利肯-休克尔法(Hund-Mulliken-Hückel method)是量子化学中一组相互关联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用于描述原子、分子中电子的行为及分子轨道特性。其核心贡献者包括弗里德里希·洪德(Friedrich Hund)、罗伯特·马利肯(Robert S. Mulliken)和埃里希·休克尔(Erich Hückel),分别从不同角度奠定了分子轨道理论的基础:
由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洪德于1925年提出,用于解释原子内电子排布规律:
应用:解释原子光谱、磁性及化学键形成前的电子状态。
来源:Atkins & de Paula, Physical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20.
美国化学家罗伯特·马利肯于1932年提出分子轨道理论(MO理论)的核心框架:
影响:为现代量子化学计算奠定基础,马利肯因此获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
来源:Mulliken R.S., J. Chem. Phys. 1932, 1: 492.
德国化学家埃里希·休克尔于1930年提出简化π电子体系计算方法:
$$ begin{vmatrix} x & 1 & 0 & 0 & 0 & 1 1 & x & 1 & 0 & 0 & 0 0 & 1 & x & 1 & 0 & 0 0 & 0 & 1 & x & 1 & 0 0 & 0 & 0 & 1 & x & 1 1 & 0 & 0 & 0 & 1 & x end{vmatrix} = 0 quad (x = frac{alpha - E}{beta}) $$
应用:预测共轭烯烃、芳香化合物的反应性与光谱性质。
来源:Hückel E., Z. Phys. 1931, 70: 204.
来源:Szabo & Ostlund, Modern Quantum Chemistry, Dover, pp. 110–125.
“洪德-马利肯-休克尔法”可能涉及三位量子化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弗里德里希·洪德(Friedrich Hund)、罗伯特·马利肯(Robert Mulliken)和埃里希·休克尔(Erich Hückel)的贡献。不过,这一术语并非标准化的学术名称,需结合他们的研究分别解释:
洪德规则(Hund's Rules)
由洪德提出,用于确定原子中电子在简并轨道(如p、d轨道)上的排布方式,核心内容包括:
马利肯的分子轨道理论(Mulliken's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马利肯发展了分子轨道理论(MO理论),提出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MO)方法,认为分子中的电子属于整个分子而非单个原子,其能级分布决定了分子性质。这一理论成为现代化学键分析的基础。
休克尔分子轨道法(Hückel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HMO)
休克尔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分子轨道近似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共轭体系(如苯、丁二烯)的π电子结构。其核心假设包括:
可能的关联: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共同推动了量子化学的发展。例如,休克尔方法可视为马利肯分子轨道理论的简化应用,而洪德规则在电子填充过程中被广泛引用。但“洪德-马利肯-休克尔法”并非标准术语,建议根据具体研究场景进一步确认所指内容(如是否涉及电子排布、分子轨道计算或共轭体系分析)。
如需更精准的解释,请提供术语出现的具体上下文或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