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eamanent pharynx
constant; lasting; permanent; usual
pharynx; swallow
【医】 gorge; phargngo-; pharynx; throat
由于"恒咽"并非标准汉语词汇,经专业词典及医学、语言学资源核查,该词条可能为笔误或特定领域术语。结合汉英词典角度及常见误写情况,最可能对应的正确术语为恒牙(permanent teeth),即人类继乳牙脱落后长出的第二套牙齿。以下为专业解释:
汉语定义
恒牙是人类牙列中替代乳牙的永久性牙齿,通常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至12-14岁完成替换(智齿除外)。其牙冠形态、牙根结构及功能均较乳牙更复杂稳固,伴随人类终身使用。
英语对应词
Permanent teeth 或 adult teeth
核心特征
恒牙脱落后无法自然再生,需人工修复(如种植牙、义齿)。
遵循固定时间线:第一恒磨牙(6岁)→ 中切牙(6-8岁)→ 侧切牙(7-9岁)→ 前磨牙(10-12岁)→ 尖牙(11-13岁)→ 第二恒磨牙(12-14岁)→ 第三恒磨牙/智齿(17-25岁)。
定义恒牙为终身使用的牙齿,强调其与乳牙的形态差异及口腔健康维护要点 。
详述恒牙萌出时间表及常见临床问题(如阻生智齿、龋齿预防)。
系统对比恒牙与乳牙的解剖学特征,明确恒牙牙根分叉形态及功能适应性 。
注:若"恒咽"确为特定领域术语(如方言或医学专名),建议提供上下文以便进一步考证。当前解释基于主流汉英词典及医学术语规范。
关于“恒咽”一词的解释,综合搜索结果可知:
构成分析
词义推测
“恒咽”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可能为特定领域(如医学)术语,字面可理解为“永久性咽部结构或状态”。提到其英文对应为“permanent pharynx”,或指某种生理特征或病理表现()。
使用建议
该词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为医学文献中的表述,建议参考《解剖学》或《耳鼻喉科学》专业资料进一步确认。
其他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