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ission product
核裂产物的汉英词典释义与科学解析
核裂产物(英文:nuclear fission products)指重原子核(如铀-235或钚-239)在核裂变过程中分裂生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的总称。这类物质是核反应堆运行和核武器爆炸后产生的主要放射性残留物,具有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辐射特性。
定义与组成
核裂产物包含直接裂变生成的初始同位素(如碘-131、铯-137、锶-90)和后续衰变产生的次级同位素。其种类超过300种,涵盖从锌到钆的多种元素(来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特性与分类
核裂产物的放射性强度随半衰期不同而差异显著:
应用与影响
核裂产物在核能发电中需通过多重屏障(如燃料包壳、安全壳)隔离,以防止放射性泄漏。同时,部分同位素可应用于医疗(如铯-137用于癌症放疗)和工业领域(来源:世界核协会,WNA)。
环境与安全
核事故(如切尔诺贝利、福岛)释放的核裂产物可导致土壤、水源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威胁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国际标准要求核设施须遵循严格处置流程(来源: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核裂产物研究对核能安全、环境保护及放射性医学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核裂产物是一个医学领域的术语,指在特定病理状态下产生的红细胞碎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形态特征
核裂产物指外周血涂片中可见的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红细胞碎片,典型形态呈盔形或三角形。这些异常红细胞被称为“裂体细胞”(Schistocyte),其形成与血管内机械性损伤有关。
临床意义
核裂产物的出现提示存在以下两类疾病:
注意:在核物理学中,“核裂变产物”指重原子核(如铀-235)分裂产生的较轻原子核(如碘-131、铯-137等),与医学领域的“核裂产物”概念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