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calcine
solder; weld
【电】 soldering
bake; burn; burning; carbonado; cook; cremation; fever; grill; heat; roast
set sth. on fire
【化】 burning
"焊烧"在汉英词典中对应为"welding",指通过加热或加压使金属材料局部熔融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该术语在工程领域具有以下三层核心含义:
工艺原理(参考:《汉英综合大词典》第3版) 通过超过金属熔点的热源(如电弧、激光)使母材与焊材形成冶金结合,包含熔化焊、压焊、钎焊三种基础形式。电弧焊温度可达6000-8000°C,其热力学过程可用公式表达: $$ Delta H = int_{T_0}^{T_m} Cp dT + Delta H{fusion} $$ 其中$Delta H$为总热焓变化,$T_m$为金属熔点。
技术分类(参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技术标准) 主要包含电弧焊、气焊、电阻焊等12大类工艺。气体保护焊中的MIG/MAG焊占比达58%,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2024年行业报告数据)。
质量控制(参考:ASM国际材料手册第6卷) 涉及焊前处理(清洁度≤20μm)、层间温度控制(200-300°C)、焊后检测(X射线探伤合格率需≥99.2%)三大关键环节。焊缝强度需满足: $$ sigma_w geq 0.9sigma_b $$ 式中$sigma_w$为焊缝强度,$sigma_b$为母材强度。
“焊烧”并非标准工业术语,但根据语境可能指焊接过程中因高温操作引发的燃烧或火灾风险。结合电焊作业的火灾原因分析,具体解释如下:
高温与火花飞溅
电焊电弧温度可达3600-6000℃,焊接时产生的火花和高温焊渣极易引燃周围可燃物。例如,焊件本身在焊接后仍保持高温,若接触易燃材料(如木料、油布等)可能引发火灾。
作业环境风险
在非专用场地(如建筑工地、临时车间)进行焊接时,若未清理现场的可燃物(如包装材料、油漆等),飞溅的火星可能直接引燃这些物质。此外,密闭空间通风不良也可能导致可燃气体聚集,增加爆燃风险。
操作规范不足
盲目焊接未知内部结构的设备或管道(如残留易燃液体、气体的容器)可能引发爆炸。此外,临时焊接作业若缺乏安全预案(如未配备灭火器材、无人监护),会进一步扩大事故概率。
安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电焊操作规范,可参考安全生产相关技术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