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eromedicine; air medicine
航空医学(Aviation Medicine)是研究航空环境中人体生理与心理反应机制的交叉学科,核心目标为保障飞行安全及乘员健康。其定义涵盖以下三方面:
学科定位
航空医学综合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工程学原理,分析高空缺氧、气压变化、加速度负荷等特殊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其归类为预防医学分支,重点关注飞行人员的适航性评估标准。
核心研究领域
• 高空生理学:研究座舱压力制度对人体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机制
• 空间定向障碍:分析前庭系统在复杂飞行动作中的代偿极限
• 航空药理学:制定飞行人员用药规范,如抗组胺药物半衰期控制
• 人机工效学:优化驾驶舱仪表布局的视觉认知负荷参数
实践应用方向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航空医学手册》中明确要求:商用飞行员需每12个月接受心血管系统与代谢功能的Ⅲ级体检认证。现代航空医学已延伸至航天医学领域,国际空间站建立的微重力环境医学数据库即基于航空医学研究范式。
航空医学是研究航空及太空环境中人体生理、心理变化及其防护措施的学科,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主要关注飞行环境下(如高空低压、缺氧、宇宙辐射)以及飞行因素(如超重、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同时涉及飞行员的心理状态调节。研究对象包括飞行员、航天员等特殊职业群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提出,航空医学需结合工程学手段解决飞行员实时数据采集难题,例如通过无线电传输生理数据(受距离限制)或穿戴式记录设备。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原理或历史背景,可参考航空医学相关教材或科研机构公开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