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甾醇(Hǎimián zāichún),英文为Spongosterol,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甾醇(sterol)类化合物。以下是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的详细解释:
海绵甾醇(Spongosterol)是从海绵(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分离出的甾醇类物质,属于动物甾醇的一种。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但侧链结构存在差异,是海绵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根据专业词典释义,其分子式为 C₂₇H₄₆O,熔点为 148–150°C,旋光度为 [α]D −35°(氯仿中)。
主要存在于海绵纲(Porifera)动物中,尤其在角质海绵目(Dictyoceratida)物种中含量较高,是海绵细胞膜的天然组分。
属于 Δ⁷-甾醇(Δ⁷-sterol),其 B 环含有一个双键(C7-C8),侧链为 24-亚乙基结构(24-ethylidene)。其系统命名为:(3β)-24-亚乙基胆甾-7-烯-3-醇。
研究表明其可能具有调节细胞膜流动性、影响信号传导等生理功能,部分研究提示其衍生物或具抗炎潜力(需进一步验证)。
作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标志性甾醇之一,海绵甾醇是探究海洋生物化学多样性和甾体进化的重要分子模型,也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提供资源。
参考资料(符合原则的权威来源):
海绵甾醇是一类从海绵中分离出的甾醇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以下为详细解释:
定义与基本性质
海绵甾醇属于甾醇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₂₈H₄₈O(部分衍生物如C₂₉H₅₀O)。其物理性质包括无色结晶、熔点约148-153℃,旋光度因结构差异而变化(如[α]D +1°或-43°)。
化学结构特征
该类化合物以胆甾烷骨架为基础,具有高度修饰的侧链,例如:
来源与多样性
主要从海绵(如澳大利亚礁石中的Pseudoaxinyssa属海绵)中提取。研究发现,单一种海绵可能含有超过50种不同的甾醇,包括单羟基甾醇和氧化甾醇。
生理活性与应用
相关代谢产物
部分海绵甾醇(如麦角甾醇)在紫外线作用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₂,提示其在生物代谢中的特殊作用。
此类化合物因结构多样性和显著的生物活性,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如需更完整化合物列表,可查阅知网百科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