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恩酮英文解释翻译、海恩酮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ycanthone
分词翻译:
海的英语翻译:
a great number of; brine; extra large; fishpond; sea
【法】 mare; ocean; sea
恩的英语翻译:
favour; grace; kindness
酮的英语翻译:
【化】 ketone
【医】 keto-; ketone
专业解析
由于"海恩酮"(Hycanthone)是一个专业化学术语,且其中文译名相对生僻,以下解释基于其英文名Hycanthone的权威定义与背景信息,结合医药化学领域资料综合整理:
一、术语定义与化学属性
海恩酮(Hycanthone)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寄生虫药物,化学归类为硫蒽酮衍生物(thioxanthenone derivative)。其核心化学结构包含三环芳香酮骨架,分子式为 (ce{C20H23N3O2S})。该化合物最初由美国制药企业研发,作为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硫蒽酮"(Lucanthone)的活性代谢物,具有更强的抗寄生虫效力 。
二、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寄生虫DNA复制酶(如拓扑异构酶),干扰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等病原体的核酸合成,导致虫体死亡 。
- 历史应用
20世纪70年代曾用于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血吸虫病治疗,但因严重肝毒性及潜在致癌风险,1980年后全球范围内停用 。
三、安全争议与退市原因
- 毒性问题:临床试验证实其可诱发实验动物肝癌,且人类患者出现急性肝炎、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 。
- WHO立场: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发布报告,建议限制使用并最终淘汰该药物 。
四、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尽管退出临床,海恩酮仍作为以下领域的模型化合物:
- 药物代谢研究:阐明硫蒽酮类药物的肝代谢途径(如CYP450酶转化);
- 毒理学机制:探究化学致癌物与DNA加合物的形成关系 。
参考资料来源
- PubChem数据库 - Hycanthone化合物摘要(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Hycanthone)
-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期刊: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机制综述(1975)
- WHO药物安全评估报告(1977)
-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海恩酮致癌性研究(1980)
-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药物退出市场数据库
-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代谢活化与DNA损伤机制(2002)
注:因"海恩酮"中文译名使用极少,建议优先检索英文名Hycanthone获取权威文献。中文维基百科暂无独立条目,相关内容散见于"血吸虫病治疗药物"及"硫蒽酮"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海恩酮(Hycanthone)是一种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化学性质
- 化学名称:1-[(2-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4-羟甲基-9H-噻吨-9-酮。
- 分子式:C₂₀H₂₄N₂O₂S,分子量356.48。
- CAS号:3105-97-3。
二、药理作用
-
抗寄生虫活性
海恩酮是Lucanthone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主要用于治疗血吸虫病。其作用机制包括:
- DNA嵌入:作为噻吨酮类化合物,可嵌入DNA双链,干扰核酸功能。
- 酶抑制:抑制RNA合成及DNA拓扑异构酶I/II,阻断寄生虫的DNA复制。
- 靶向APE1:通过结合嘌呤内切核酸酶1(KD=10 nM),抑制寄生虫的核酸修复。
-
其他潜在应用
研究表明其对某些肿瘤细胞可能具有抑制作用,但相关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
三、应用与生产
- 医药用途:主要作为抗血吸虫药物,尤其针对曼氏血吸虫感染。
- 科研用途:常用于DNA相互作用及拓扑异构酶抑制机制研究。
- 供应商信息:可通过专业化工平台(如盖德化工网)获取,纯度可达98%以上。
四、注意事项
- 毒性:因可能对人体DNA产生类似干扰作用,需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 研究限制:目前临床使用较少,更多作为实验室研究工具。
如需进一步了解合成路径或具体实验数据,可参考化学数据库(如物竞化学品数据库)或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