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ympanic resonance; tympanitic resonance; tympany
鼓音(drum sound)在汉英词典中通常指打击乐器“鼓”所发出的声音,其核心含义包含物理声学特征与文化象征双重属性。字面翻译为“drum sound”或“drumbeat”,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鼓类乐器敲击产生的振动声响”。从文化符号学角度,鼓音在中国古代军事、祭祀等场景中代表“信号传递”与“集体凝聚力”,如《周礼·夏官》记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英语语境中,该词常对应“percussive resonance”,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大词典》强调其“节奏性与仪式性”特征。现代音乐学研究中,鼓音被细分为膜振动频率(如中国堂鼓的基频范围50-200Hz)与泛音列叠加效应,相关声学模型可参考《乐器声学原理》(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
“鼓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文学和医学两类解释:
基本含义
指敲击鼓类乐器发出的声音,常比喻行事有声有色、富有节奏感或气势。例如:“鼓音未绝”形容持续有力的行动。
古籍中的扩展义项
在临床诊断中,鼓音(tympany) 是通过叩诊(如叩击胸腹部)听到的一种高亢、类似击鼓的声响。
“鼓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学中强调声音的象征意义,医学中则是特定体征。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或临床案例,可参考《左传》《汉书》及医学听诊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