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胎头测量法英文解释翻译、骨盆胎头测量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elvicephalometry; pelycephalometry
分词翻译:
骨盆的英语翻译:
pelvis
【医】 basin; pelves; pelvis; pelyco-
胎的英语翻译:
embryo; fetus; padding; tyre
【医】 fetus; foetus
头测量法的英语翻译:
【医】 cephalometric method; cephalometry
专业解析
骨盆胎头测量法(Pelvic Cephalometry)是产科检查中用于评估母体骨盆与胎儿头部适配性的临床技术,旨在预测分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械性障碍。该测量法通过量化分析骨盆径线及胎头径线,辅助判断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为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选择提供依据。
定义与原理
骨盆胎头测量法结合解剖学与影像学数据,测量母体骨盆入口、中骨盆及出口的关键径线(如髂前上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同时评估胎儿双顶径、枕额径等参数。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判断胎头与骨盆的空间匹配度(来源:《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
临床方法
- 触诊测量:通过产科四步触诊法初步评估胎头位置及骨盆宽度,适用于孕晚期常规检查。
- 超声测量:采用经腹或经会阴超声精确获取胎头双顶径(BPD)及骨盆对角径,误差范围小于±2mm(来源:UpToDate临床数据库)。
- X线骨盆测量:在特定高风险病例中使用,可计算骨盆入口前后径与横径比值,现已逐步被MRI替代以减少辐射风险。
应用价值
该技术对以下情况具有诊断意义:
- 骨盆狭窄或胎头过大的头盆不称(CPD)预判
- 异常胎位(如持续性枕后位)的分娩风险评估
- 既往难产史孕妇的产前筛查
公式表达胎头骨盆指数(CPI)为:
$$
CPI = frac{text{骨盆入口前后径} + text{骨盆横径}}{text{胎头双顶径}} times 100%
$$
CPI<85%提示需警惕分娩困难(来源: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实践公报第766号)。
网络扩展解释
骨盆胎头测量法并非标准医学术语,但根据临床实践和搜索结果推断,该表述可能是指通过测量骨盆大小与胎头径线数据,评估两者是否匹配,从而判断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方法。以下是结合产检流程和测量技术的综合解释:
核心概念
骨盆胎头测量法的核心在于评估骨盆形态与胎头大小之间的适应性,主要涉及两方面:
- 骨盆测量:通过外测量和内测量获取骨盆关键径线数据(如髂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等);
- 胎头评估:通过超声或触诊测量胎头双顶径、枕额径等,并结合胎位判断入盆情况。
具体方法
-
骨盆外测量
- 时间:孕12周左右首次进行,孕晚期复查;
- 测量指标:
- 髂棘间径(正常23-26cm):两髂前上棘外缘间距;
- 坐骨结节间径(正常8.5-9.5cm):两坐骨结节内侧间距;
- 耻骨弓角度(正常≥90°)。
-
骨盆内测量
- 时间:孕28-32周和临产前(若外测量异常);
- 关键数据:
- 骶耻内径(正常≥11.5cm):对角径减1.5-2cm;
- 坐骨棘间径(正常10cm):两坐骨棘间距。
-
胎头评估方法
- 四步触诊法:通过腹部触诊判断胎头位置、大小及入盆深度(如胎头是否浮动或固定);
- 超声测量:胎头双顶径(足月约9.3cm)、头围等,结合骨盆径线预测头盆是否相称。
临床意义
- 头盆不称判断:若胎头径线大于骨盆出口径线(如坐骨结节间径<8cm且胎头双顶径>9.5cm),可能需剖宫产;
- 动态评估:孕晚期胎头入盆后需复查,部分初产妇需临产时结合宫缩情况最终判断。
注意事项
- 测量局限性:外测量可能无法完全反映骨盆内部形态,需结合内测量和影像学检查;
- 个体化决策:需综合孕妇骨盆、胎位、产力等因素,非单一指标决定分娩方式。
如需更详细操作步骤或数据范围,可参考临床指南或产科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