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patents
international
【计】 internation
patent
【化】 patent
【经】 monopolization; monopolize; patent
convention; joint pledge; pact
【经】 pact
国际专利公约(通常指《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国际条约,旨在简化在多国申请专利的程序。以下是详细解释:
英文: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
含义:允许申请人通过提交单一的“国际专利申请”,即可同时在多个缔约国寻求专利保护,无需初期分别向各国提交申请。
国际阶段
国家阶段
结论:PCT体系是专利国际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标准化流程为创新者提供高效、经济的多国专利保护路径。详细条款见WIPO官网 。
关于“国际专利公约”的解释如下:
“国际专利公约”并非单一公约名称,而是对涉及专利保护的国际条约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简称《巴黎公约》,1883年签订,是最早且最基础的国际工业产权保护公约。其核心原则包括:
《专利合作条约》(PCT)
1970年通过,旨在简化跨国专利申请流程。申请人通过单一PCT申请可同时在152个缔约国(截至2024年)进入国家审查阶段,减少重复程序。
《欧洲专利公约》(EPC)
地区性公约,允许通过单一申请在38个欧洲国家获得专利权。其审批流程统一,授权后需在指定国家生效。
公约名称 | 适用范围 | 主要作用 |
---|---|---|
《巴黎公约》 | 全球(177国) | 确立专利保护基本原则 |
PCT | 全球(152国) | 简化多国专利申请流程 |
EPC | 欧洲地区 | 统一欧洲专利申请与审批程序 |
这些公约共同构建了全球专利保护框架,促进技术创新和跨境商业化。例如,中国2024年通过PCT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已连续5年居全球首位。企业可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公约组合,例如通过PCT进入多国,或通过EPC覆盖欧洲市场。
提示:如需申请国际专利,需注意评估目标国家、翻译要求及维护成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