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过程调用信息英文解释翻译、过程调用信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procedure call information

分词翻译:

过程调用的英语翻译:

【计】 procedure call; procedure invocation

信息的英语翻译:

information; message
【计】 info; information; messsage
【化】 message
【经】 information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科学与程序设计领域,"过程调用信息"(Procedure Call Information)指程序执行过程中函数或子程序被激活时产生的结构化数据集合。该术语包含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1. 参数传递机制

    过程调用时通过寄存器、堆栈或内存地址传递输入参数及返回值。例如在C语言中,参数压栈顺序遵循"从右至左"规则,而返回值通常存储在EAX寄存器(x86架构)。这种机制在《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中被描述为"控制抽象的基础单元"(Abelson, 1996)。

  2. 调用上下文保存

    包括程序计数器(PC)、基址指针(BP)、堆栈指针(SP)等寄存器的当前状态。IEEE Std 1003.1-2017标准规定,操作系统须完整保存调用者上下文以支持多任务调度。现代编译器如GCC会生成专门的序言(prologue)和结语(epilogue)代码实现该功能。

  3. 元数据管理

    包含调试所需的符号表信息、类型检查数据及安全校验标记。Java虚拟机规范第2.11章明确指出,每个方法调用都会在栈帧中存储类名、方法描述符等元信息。微软.NET框架进一步引入调用上下文代理(CallContext)实现跨进程通信。

典型实现范例可见于Linux内核的系统调用机制,其通过中断向量0x80(传统x86架构)触发模式切换,将用户态参数复制到内核态地址空间。该过程在《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10章有详细图解说明(Bovet, 2005)。

引用来源

MIT Press《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IEEE POSIX标准文档

Oracle官方Java语言规范

O'Reilly《深入理解Linux内核》

网络扩展解释

“过程调用信息”是计算机编程和系统执行中的核心概念,指程序在调用函数(或子程序)时产生的数据结构和执行细节。以下是关键组成部分和机制:

  1. 参数传递机制
  1. 堆栈帧管理 每次调用会创建包含以下内容的堆栈帧:

    • 返回地址:调用结束后应返回的代码位置
    • 局部变量:函数内部定义的临时数据
    • 保存的寄存器:保护调用者寄存器的原始值
  2. 控制权转移

    • 通过call指令跳转到目标函数地址
    • 使用ret指令配合堆栈中的返回地址恢复执行流
  3. 调用约定差异

    • cdecl:调用者清理参数堆栈(C语言常见)
    • stdcall:被调用函数负责清理(Windows API常用)
    • 寄存器传参:如x86-64架构优先使用rdi/rsi等寄存器传递参数
  4. 特殊场景处理

    • 递归调用通过嵌套堆栈帧实现
    • 系统调用涉及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上下文切换
    • 协程/闭包需要额外保存执行环境状态

该机制直接影响程序的内存布局和执行效率,调试器利用这些信息实现调用栈回溯。不同编程语言和处理器架构在实现细节上会有差异,但核心原理相通。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