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氮菌(gù dàn jūn),英文为Diazotroph 或更具体地称为Nitrogen-fixing bacteria,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将大气中游离的氮气(N₂)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氨(NH₃)或其他含氮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固氮菌泛指所有能独立或共生进行生物固氮的细菌,属于原核微生物。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固氮酶(Nitrogenase)催化以下反应:
$$ text{N}_2 + 8text{H}^+ + 8e^- + 16text{ATP} rightarrow 2text{NH}_3 + text{H}_2 + 16text{ADP} + 16text{P}_i $$
该过程需厌氧环境,且消耗大量能量(ATP)。固氮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及植物根系(如根瘤)中。
固氮菌是地球氮循环的核心参与者,每年全球生物固氮量约1.75亿吨,远超工业合成氨(约1.5亿吨),对维持生态系统氮平衡至关重要。
共生固氮菌(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大豆、苜蓿等)形成根瘤,直接为宿主提供氮源。据研究,大豆根瘤菌可满足植株60-80%的氮需求,显著降低农业成本及环境污染。
类型 | 代表菌属 | 生存方式 |
---|---|---|
自生固氮菌 | Azotobacter(固氮菌属) | 独立生活于土壤或水体 |
共生固氮菌 | Rhizobium(根瘤菌属) | 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
联合固氮菌 | Azospirillum(固氮螺菌) | 附着于非豆科植物根系表面 |
固氮菌制剂(如根瘤菌接种剂)已广泛应用于豆类、水稻等作物,提升土壤肥力。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接种根瘤菌可使大豆增产10-30%。
部分固氮菌(如Klebsiella)可降解污染物,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ISBN 978-7-109-26789-3(第5章:共生固氮系统)
注:部分文献需通过学术平台访问完整内容。
固氮菌是一类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N₂)转化为植物可利用氮化合物的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和农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定义、分类、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综合解释:
固氮菌属于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蓝细菌和放线菌等。其形态多为杆状、卵圆形或球形,无内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部分菌种可能显示阳性)。这类微生物严格好氧、兼性厌氧或厌氧,通过固氮酶催化氮气还原为氨或其他氮化物,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固氮菌可分为三类:
固氮菌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将氮气转化为铵盐(NH₄⁺)或硝酸盐(NO₃⁻),成为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每消耗1克碳水化合物可固定约10毫克氮素。这一过程不仅减少对化学氮肥的依赖,还能促进植物生长(部分菌种分泌植物激素)。
固氮菌被制成微生物肥料(如根瘤菌剂),广泛应用于豆类、水稻等作物。例如:
与硝化细菌不同,固氮菌是将氮气转化为氨,而硝化细菌则将氨进一步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固氮菌通过生物固氮维持生态系统氮平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微生物之一。其应用需结合具体菌种特性及环境条件(如pH 5.0~8.0、温度26~37℃为最适范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