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lational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是数据库管理的理论基础,由E.F.Codd于1970年提出。其核心是将数据组织为关系(Relations),即二维表(Tables)。每个表包含:
数学上,关系定义为域的笛卡尔积的子集:
$$
R subseteq D_1 times D_2 times dots times D_n
$$
其中 $D_i$ 为域,$R$ 为关系。
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物理存储方式独立于逻辑结构,支持数据的物理抽象。
通过关系代数(Relational Algebra)或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进行查询,操作基于集合论(如选择、投影、连接)。
E.F. Codd, "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1970),首次提出关系模型理论。
ISO/IEC 9075(SQL标准),定义关系数据库的操作语言规范。
Ramakrishnan & Gehrk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第3版),McGraw-Hill,系统阐述模型原理与实现。
中文 | 英文 |
---|---|
关系模型 | Relational Model |
属性 | Attribute |
元组 | Tuple |
主键 | Primary Key |
外键 | Foreign Key |
规范化 | Normalization |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链接,来源仅标注文献名称与标准号;实际引用时建议补充具体文献链接或DOI。)
关系模型是数据库领域最核心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要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由IBM研究员E.F. Codd在1970年提出,将数据组织为二维表格(称为关系)的集合。每个表格由行(元组)和列(属性)构成,例如学生表可能包含学号、姓名、专业等列。
二、核心特征
三、关键技术
四、优势体现
五、典型应用 银行交易系统、ERP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需要高度结构化数据管理的场景。当前约75%的企业级应用仍采用关系型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