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ideokinetic apraxia
concept; conception; idea; ideal; intention; notion; sense
【医】 idea; idee; ideo-
【经】 concepts
athletics; sport; campaign; exercise; movement; play
【医】 cin-; cine-; cinesi-; cineto-; exercise; kine-; kinesi-; kinesio-
kinesis; kineto-; kino-; locomotion; motion; movement
【经】 campaign; motion
【医】 apraxia
观念运动性失用(Ideomotor Apraxia)是一种神经行为障碍,指患者在理解指令且具备正常运动能力的情况下,无法准确执行目的性动作的临床表现。该术语对应英文"ideomotor apraxia",由德国神经学家Hugo Liepmann于1908年首次系统描述。
临床表现特征
患者常表现为三种典型症状:
根据《临床神经病学指南》,这些症状多由左侧顶叶或胼胝体前部病变引起。
神经机制
现代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左侧缘上回与辅助运动区的功能连接中断是核心病理基础。美国神经病学会指出,这类失用常伴随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或创伤性脑损伤出现。
评估方法
标准化诊断需结合:
世界神经病学联盟建议采用Florida Apraxia筛查量表进行分级评估。
治疗进展
2024年《神经康复医学》期刊报道,镜像神经元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可使60%患者动作准确性提升30%以上。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因,如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失用。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是失用症的一种类型,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理解力和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无法按指令完成特定动作,但可自发完成相同动作的神经功能障碍。以下是详细解释: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的特点是自发动作保留但指令性动作缺失,需结合神经影像学(如MRI)定位病灶,并通过行为训练改善功能。若发现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明确病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