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blank addressing
empty; hollow; air; for nothing; vacancy
【计】 empty; null
【医】 keno-
【经】 for nothing
【计】 ADDR
在汉英词典及计算机科学语境中,“空编址”指未分配或预留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对应的英文翻译为“empty addressing”或“unassigned addressing”。该术语常见于以下三类场景:
硬件设计领域
用于描述物理内存中未被电路映射的地址区块。例如在嵌入式系统中,处理器寻址范围可能大于实际安装的存储单元容量,超出部分的地址即称为空编址区。
软件开发范畴
编程语言规范中将未初始化指针指向的地址标记为“空编址状态”,如C语言标准(ISO/IEC 9899)定义的NULL指针值。此类地址访问将触发系统级异常。
网络协议应用
IPv6协议预留的2001:0db8::/32地址段被RFC 3849明确定义为文档范例专用空编址域,禁止在实际网络传输中使用。
该术语与“虚地址”(virtual addressing)存在本质区别:虚地址属于操作系统管理的逻辑地址空间,而空编址特指完全未建立映射关系的物理/逻辑地址单元。IEEE 1149.1标准第4.3章建议,硬件测试时需特别标注空编址区域以防止误操作。
关于“空编址”的详细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空编址”是一个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由“空”和“编址”两部分组成:
综合定义
“空编址”可理解为一种未被实际分配或保留为空白状态的存储地址。在计算机系统中,可能用于描述以下场景:
补充说明
目前公开资料中关于该术语的权威解释较少,建议结合具体技术文档或硬件手册进一步确认其应用场景。例如,在内存管理中,空编址可能与虚拟地址分配或硬件寄存器设计相关。
如需更精准的工程定义,可参考《计算机组成原理》或《操作系统》相关教材中的存储管理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