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振荡器英文解释翻译、克拉振荡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clapp oscillator
分词翻译:
克拉的英语翻译:
carat; karat
【化】 carat
【医】 carat
振荡器的英语翻译:
【医】 agitator; oscillator
专业解析
克拉振荡器 (Clapp Oscillator) 是一种改进型的 LC 振荡器电路,属于科尔皮兹振荡器 (Colpitts Oscillator) 的变种。它通过在谐振回路中增加一个额外的串联电容来提高频率稳定性。
核心结构与原理:
- 基本组成: 克拉振荡器通常包含一个有源放大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或运算放大器)、一个电感器 (L) 和三个电容器 (C1, C2, C3)。这三个电容串联连接,然后与电感并联,共同构成决定振荡频率的谐振回路。
- 反馈机制: 与科尔皮兹振荡器类似,克拉振荡器也利用电容分压来提供正反馈。反馈信号通常取自 C1 和 C2 的连接点(如果使用晶体管,则反馈到基极或栅极),而 C3 是额外串联在谐振回路中的电容。
- 关键特征 - 串联电容 C3: 这是克拉振荡器区别于标准科尔皮兹振荡器的关键。C3 与电感 L 串联。振荡频率 (f) 主要由 L、C1、C2 和 C3 共同决定,其公式近似为:
$$
f approx frac{1}{2pi sqrt{L cdot C_{total}}}
$$
其中,总电容 Ctotal 是 C1、C2、C3 串联后的等效电容:
$$
frac{1}{C{total}} = frac{1}{C_1} + frac{1}{C_2} + frac{1}{C_3}
$$
通常,C3 的值远小于 C1 和 C2(即 C3 << C1, C3 << C2)。这使得 C_total 主要受 C3 限制(因为串联电路中,小电容起主导作用),即 C_total ≈ C3。
- 频率稳定性优势:
- 在有源器件(如晶体管)的电极(如集电极-基极、集电极-发射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寄生电容。这些寄生电容会并联在谐振回路的电容(主要是 C1 和 C2)上。
- 在标准科尔皮兹振荡器中,这些寄生电容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决定频率的主要电容(C1 和 C2),导致频率漂移。
- 在克拉振荡器中,由于 C3 远小于 C1 和 C2,且与 L 串联,它成为了决定频率的主要元件(C_total ≈ C3)。并联在 C1 和 C2 上的寄生电容对总电容 C_total 的影响非常小(因为 C1 和 C2 本身很大,并联的寄生电容变化对其等效值影响甚微,进而对串联后的 C_total 影响更小)。因此,克拉振荡器对晶体管极间电容变化的敏感度大大降低,从而获得了比标准科尔皮兹振荡器更高的频率稳定性。
主要应用:
克拉振荡器因其优异的频率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需要稳定单一频率输出的场合,例如:
- 固定频率信号发生器
- 本地振荡器
- 高稳定度的射频 (RF) 振荡源
克拉振荡器是一种通过在主谐振回路中串联一个小电容 (C3) 来显著降低有源器件寄生电容对振荡频率影响的 LC 振荡器。这种结构使其在频率稳定性方面优于基础的科尔皮兹振荡器,尤其适合对频率稳定度要求较高的固定频率应用。其英文术语为Clapp Oscillator。
网络扩展解释
中提到的“克拉波振荡器”(可能为用户笔误,正确名称应为“克拉波振荡器”)是一种改进型LC振荡器,主要用于高频信号生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克拉波振荡器(Clapp Oscillator)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Colpitts Oscillator)的改进版本,属于LC振荡器的一种。它通过在电感支路串联一个小电容,显著提高了频率稳定性。
2.结构特点
- 电路组成:在传统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基础上,电感(L)支路串联了一个小电容(C),而两个分压电容(C₁、C₂)与电感并联。
- 核心公式:振荡频率近似为
$$ f_0 approx frac{1}{2pisqrt{L cdot C}} $$
当满足条件 $C ll C_1$ 且 $C ll C_2$ 时,频率主要由L和C决定。
3.工作原理
- 稳定性提升:串联的小电容C有效隔离了晶体管极间电容(如输入电容Ci和输出电容Co)对振荡频率的影响,使频率更稳定。
- 适用场景:常用于电视接收机的VHF(甚高频)段,频率稳定度可达$10^{-5}$。
4.优势与用途
- 优势:相比传统电容三点式,其对晶体管参数的依赖性更低,适合高频高稳定需求。
- 典型应用:射频通信、信号发生器等高精度频率源场景。
克拉波振荡器通过结构改进优化了频率稳定性,是高频电子设备中的关键组件。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电路设计,可参考高频电路相关文献或专业教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