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Kraske's position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this
【化】 geepound
family name; surname
【医】 clinostatism; Decub.; decubitus
克腊斯克氏卧位(Kraske's position)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特殊体位,其英文全称为"Kraske's jackknife position"或"Kraske's prone jackknife position"。该体位由德国外科医生Friedrich Kraske于1885年首次提出,主要用于肛门直肠区域的手术操作,通过调整患者身体角度来获得最佳手术视野。
该体位的标准实施方法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在临床应用方面,该体位被《坎贝尔骨科手术学》(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推荐用于肛瘘修复、低位直肠肿瘤切除等手术。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的临床指南指出,采用此体位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压迫股神经,并建议每30分钟检查一次体位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根据《外科手术体位图谱》(Atlas of Surgical Positioning)的记载,改良式克腊斯克氏卧位现已被拓展应用于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手术。但需注意该体位可能增加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建议术前进行详细的循环系统评估。
关于“克腊斯克氏卧位”,目前可查的权威医学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这一术语,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术语准确性存疑
该名称可能是对某一体位名称的误译或音译错误。医学体位常以提出者姓氏命名(如“截石位”“Trendelenburg位”),但“克腊斯克氏”未见于主流文献。
可能对应的体位
若发音相近,可能指Kraske体位(克拉斯克氏卧位),用于肛门、直肠或骶尾部手术。其特点为:
注意事项
该体位可能影响呼吸循环,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且需使用软垫保护骨突部位。
建议您确认术语的准确性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若需手术体位相关知识,可补充说明具体应用场景以便进一步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