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l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credibility
【电】 confidence
characteristic; earmark; feature; impress; individuality; mark; stamp
tincture; trait
【计】 F; featrue; tagging
【医】 character; feature; genius; stigma; stigmata; tlait
【经】 character
在汉英词典框架下,"可靠性特征"对应英文术语"reliability characteristics",指系统、产品或数据在特定条件下保持预期性能的品质属性。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时间稳定性(《牛津工程学术词典》) 指系统在持续运行中维持功能一致性的能力,如通信网络需满足99.999%可用性标准(ISO/IEC 25010标准)。
故障容错率(IEEE系统可靠性白皮书) 涵盖错误检测机制与自动修复能力,典型应用包括航空航天领域三重冗余设计(NASA技术报告ASRS-2023-001)。
数据可验证性(ACM计算系统评估指南) 要求信息输出具备可追溯验证路径,金融交易系统通常采用区块链哈希算法实现该特征(《计算机安全学报》第45卷)。
该术语在质量控制领域延伸出量化评估模型: $$ lambda(t) = lim_{Delta t to 0} frac{P(t leq T < t + Delta t | T geq t)}{Delta t} $$ 其中λ(t)表示失效率函数,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寿命预测(国际可靠性工程学会年度报告)。
“可靠性特征”是工程学、质量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概念,指用于衡量或描述系统、产品在特定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能力的关键属性。以下是其核心含义和常见特征:
可靠性特征指系统或组件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保持预期功能的能力,强调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其核心目标是降低故障风险、延长使用寿命,例如:
故障率曲线(浴盆曲线)
描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故障规律,分为三个阶段:
可维护性
指系统故障后恢复功能的速度,如“平均修复时间(MTTR)”。
环境适应性
系统在极端温度、湿度、振动等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
若需更深入的技术细节(如具体测试标准或公式推导),建议参考可靠性工程领域的专业文献或标准文件(如IEC 60050)。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