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Kocher's incision
【建】 chry-; chryso-
conspicuous; grand; hertz
【化】 hertz
【医】 hertz
like so; you
family name; surname
cut; kerf; rift
【化】 nick
【医】 incisio; incision
柯赫尔氏切口(Kocher incision)是普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右侧肋缘下斜切口,其英文名称为Kocher's subcostal incision。该切口由瑞士外科医生埃米尔·柯赫尔(Emil Theodor Kocher)于19世纪末首创,主要应用于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及肝脏手术的入路选择。
解剖学角度分析,切口起自剑突下2厘米处,沿右肋缘下2-3厘米向外侧延伸至腋前线,长度约10-15厘米。此路径可有效暴露胆囊三角(Calot三角)和肝门区结构,同时避开腹直肌前鞘以减少术后疼痛。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研究指出,该切口较传统纵切口能降低切口疝发生率约40%。
现代临床应用显示,柯赫尔氏切口的优势包括:① 提供肝胆系统手术的充分术野;② 减少肋间神经损伤风险;③ 符合美容缝合要求。但需注意肥胖患者可能存在暴露不足的局限性。梅奥诊所外科指南建议,该切口特别适用于BMI<30 kg/m²的择期胆囊手术患者。
柯赫尔氏切口(Kocher's incision)是外科手术中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经典手术入路,由瑞士外科医生埃米尔·特奥多尔·柯赫尔(Emil Theodor Kocher)于19世纪末提出。该切口的设计旨在充分暴露甲状腺区域,同时减少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风险。
位置与走向
切口通常位于颈部前下区,呈横向弧形,平行于锁骨,约在胸骨上切迹上方2-3厘米处,长度根据手术需求调整(一般5-8厘米)。其走向与颈部皮纹一致,有助于术后瘢痕美观。
解剖优势
通过分离颈阔肌和颈前肌群,可直达甲状腺被膜,避开颈动脉鞘、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降低术中误伤风险。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及手术的深入研究,于190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适应症
主要用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需全切或次全切除的病例,尤其适用于肿物体积较大或需精细操作的情况。
该切口的设计体现了外科手术中对功能保护与美观兼顾的理念,至今仍是普外科和头颈外科教学中的经典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